聚焦中小学英语教学·之十(总结与展望)
当前,对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部分理念与做法,学术界存在争议,许多教师也感到骤变式的改革难以适应。在这些质疑声中,正视困惑,理智应对批评,探索和发展各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我国英语教育者的必然选择——
质疑和困惑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动力
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应走多元化之路
■张正东
百家争鸣、集思广益,是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也可用作课程改革科学决策的方法。课程改革是要经受历史考验而对后代负责的事,对课改、课标的争鸣越多,就越有可能促进其不断完善。我们的研究者、决策者决不可自我封闭于“己见”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实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硬件设施也正处于不断改善过程中,这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江西省乐安县公溪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学校的语音室上英语课。 万德辉摄
30年经历三次改革性发展
我国自1862年开始进行以英语为主要目的语的外语教育。最初的京师同文馆属于专业教育性质,其教学以国学引领西学。比如,上午学国学,下午学外语。嗣后,外语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科目(subject),在沿用我国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同时,逐渐引介国外教学法,从而导致西欧直接教学法与中国语法翻译法的并进互补,其标志性成果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经过反复“修改←→实验”到1948年才由当时的国民政府颁行的初、高中两个英语课程标准。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曾重视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外语教育,而相对轻视作为基础的中小学外语教育,在语种选择上东西跳动。
拨乱反正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30年中经过了3次改革性发展:一次是在初中引用听说法句型操练的替换部分;一次是自义务教育阶段起运用交际法的变体“华氏结构功能法”;一次是新世纪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框架下的两个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试行推广,这是自1862年以来146年中力度最强而且争议也最大的发展活动。
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社会矛盾
目前,对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与做法,学术界存在争议。主要争议集中于:百余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惯于让学生以分析的方式学习语言项目,从而经历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而新课程改革则倡导让学生通过交际活动体验语言整体,并达到用语言做事的目的。面对骤变,许多教师感到难以适应,一些学者也认为这种转变忽略了国情实际而丧失了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是上世纪50年代末针对原苏联国定的“自觉对比法”而提出的。我国外语教育之中国特色的构成因素,来自中国基本国情和与之相应的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指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变动的国情,就外语教育范围而言,主要有四点。
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学校教育环境差异大。一方面学生入学时起点不一致,这种差异只能从其他渠道加以弥补,不可能通过统一教育目标去消除;另一方面,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人才需求的层次很多,对使用英语的需求极不一致。
二是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小学生基本没有用英语做事的机会。
三是我国在英语教育开始之初就以西方为师,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思维定式。近年来,我国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人又误以为我国的教育与西方接轨才是进步之举,加之我国的英语教师教育和科研都滞后于英语教育规模的发展,一些外语教育活动唯西方马首是瞻,更助长了仰望西方的心理。
四是宣讲性的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由社会制度、思想体系、方法论三者互相催化积淀而成。我国自秦建皇权、汉黜百家以后形成了宣讲、注释“圣人教化”形态的学习文化。这样的学习文化重演绎、尊上意,与西方重归纳、尊异说的学习文化具有极大不同。
中国外语教育的主要矛盾主要由上述四点基本国情引发:
一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活动的矛盾。在高考一分都足以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情况下,要求学校、家长、师生不搞应试活动是办不到的。应试是一座霸道的独木桥,不必过河的人也得往上挤,于是大量的“陪读者”产生了,瞄准加分空间大的英语而进行择校以至借英语学习而敛财的现象也随之产生。
二是学生没有用英语做事的机会,必然产生学用脱节的矛盾并因而加重母语的负迁移。即使学生学会并有能力用英语做事,也会因无使用语言的机会而产生语言磨损(languageattrition)。此外,由传统的“学而后用”转为“用中学”或“用后学”,必然导致学好与用好的矛盾,挫伤有效教学。
三是西方中心思维定式、教师教育及科研滞后导致一些学者乐于引用西方新鲜理论。但西方学者主要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人类大脑获得语言的先天共性,而我国英语教育是学校的一个科目,理应从教育学角度研究本国英语学习的后天特性。两者角度不同,难免产生适合性与适应性的矛盾。
四是宣讲性学习文化与民族创新需求的矛盾。当代教育着力培养创新素质,因而反对宣讲性文化,但一个民族的学习文化很难骤变,而且宣讲性学习文化也能巩固双基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立足点和能力。
外语教育教学应多元化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英语教育及其教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多元化。以下分五个方面加以简释。
一是理念方面。首先,要力求使学习与需要相联系,对中小学生适宜侧重培养可持续学习英语的素质。其次,不追求用一种理论、途径、模式“一统天下”。再其次,不断调整教学理念,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促进,同等重视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但不能见新就用,而应力求适应学生的需求。
二是原则方面。首先,立足对教师与学生提出适宜的可能完成的要求与措施,保证师生“跳一跳,摸得到”,协调适用性与适应性。其次,立足英语作为学校科目的教学,重视后天环境的制约作用,学习、研究、引用西方语言理论,但不搞拿来主义。
三是措施方面。首先,目标多元化。按学段特点设置分层目标,可参考东亚发达国家的做法。其次,内容多元化。按分层目标安排多元化内容,但以学习英语语言为主,“多本”教材应求多样。再其次,途径、方法多元化。程晓堂教授年初提出了使用任务型教学的三种选择: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思路为主,适当吸收其他教学途径的一些做法;以其他某种教学途径为主,适当引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一些做法;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教学需要,灵活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这种见解为途径多元化开辟了道路。最后,评价方式多元化,不必只应用西方兴起的真实评价形式。
四是组织方面。政府要给予外语教育超越单一学科的重视。外语教育关系到以文化发展为主轴的软实力、国防安全、经贸利益等问题,政府理应对它的定位、需求、建制等问题进行切实的调研,制订科学的外语教育政策,并在科研中予以扶助。在研制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时,官员和学者不要错位。官员应该负担决策、组织、验证等方面的工作;学者则应发挥智力支持作用,收集并整理不同意见。
五是方法论方面。以辩证法为方法论前提,这是陈琳教授一贯的主张;同行前辈李庭芗先生曾建构辩证综合法。但用辩证法处理问题必须认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脱离了实践、割裂了历史,辩证法就会变成概念游戏中的润滑油。在《英语课程标准与实践丛书》中,陈琳教授作为中方主编,在倡导应用“外语学科中的辩证法”之际,特别强调从实际出发,不可生搬硬套。
百家争鸣、集思广益,是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也可用作课程改革科学决策的方法。课程改革是要经受历史考验而对后代负责的事,对课改、课标的争鸣越多,就越有可能促进其不断完善。所以,我们的研究者、决策者决不可自我封闭于“己见”之中,把争鸣变成“控方”与“辩方”对驳的局面。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制订英语课标必须实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有学者曾指出:“新课程并不是要否定过去……课程改革是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应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环境和条件……开创适合自己教学环境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认为,这些话就体现了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作用,而课程标准还得根据实践效果、环境与相关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作者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用改革的方式解决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
■王蔷
在课程改革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新课程还面临着不少争议、困难和问题。对于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用改革的方式去加以解决,而不能停顿或倒退。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各种困惑和困难正是推动我们深入思考、探索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动力。
尽管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基础、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但只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即使在偏远地区的小学,也能很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图为地处山区的江西省德兴市花桥中心小学学生在一起快乐地交流奥运英语单词。卓忠伟张化摄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走过了恢复、发展、改革、创新的30年路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和成绩。尽管外语教学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学生的外语能力在近几年从整体上已经开始显现出扎扎实实的进步,“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状况开始得到改善。特别是自2001年国家启动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英语课程以三年级为起点逐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从2005年全面实施,高中课程的改革实验也于2004年逐步拉开序幕,整个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改革与创新的新时期。中考、高考改革也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稳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各地教研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出一大批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中坚力量。
几年来,笔者走进课堂,与广大教师进行座谈和交流,并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了,课堂互动模式多层次了,课堂气氛宽松民主了,评价手段丰富了,学习渠道拓宽了。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又是学生进步的观察者、鼓励者和积极评价者。笔者还亲身感受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看到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体会到他们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见证了他们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在课程改革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新课程还面临着不少争议、困难和问题。有些学者批评英语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和方法脱离中国实际,过于西化;也有学者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质疑;有些学校虽然清楚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但是在应试和升学的重压下,不愿贸然尝试改革。而广大的英语教师,虽然在理念上赞同和支持新课程,但在课程实施方面面临不少的困难,他们要面对大班教学现状、学生考试成绩的压力,再加上教学工作量繁重、教学资源不足、语言环境欠佳、个人能力有待提高等因素,迫切需要在课堂实施层面得到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也看到,在英语课堂上,还有不少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多于关注学生的学,与学生较少交流教学目标,较少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训练,较少给学生实践和思维的空间。
也有一些教师由于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用改革的方式去加以解决,而不能停顿或倒退。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各种困惑和困难正是推动我们深入思考、探索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动力。
在肯定成绩和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对中国的外语教学前景充满信心。总的来说,外语教学未来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立足本土,兼收并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成为主导
在全球化的今天,知识的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必然会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碰撞中产生。英语课程改革既不应盲目模仿、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不能一味强调中国国情而闭关自守。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思想的形成、教学方式的创新已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尽管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教育体制都不尽相同,但是在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上已经取得了很多的共识: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要改变以知识为本的被动吸收式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实践、思维、合作、交流与创新能力,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实践新的课程理念,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基础、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师资条件都存在很大差异,对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必将呈现出一个多元发展的趋势。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对教师角色的转换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新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参与,并不是忽略学生的学业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我们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在关注学习兴趣的同时,不应忽略学习成效;在关注技能发展的同时,不应忽略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在关注学生行为参与的同时,不应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不应忽略对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在关注教学活动多样化的同时,不应忽略教学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
加强对小学英语课程的指导,在师资的量和质上下功夫
从2001年到2008年,全国小学英语的平均开课率已达60%-70%,很多大中城市更是达到了100%。关于小学英语开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争论将继续,而小学英语课程的推进也将继续。在近期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调查发现,广大英语教师在高度认同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同时,所提出主要的意见和建议都集中在对小学英语的指导方面。教师们希望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能够针对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对教学和评价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对词汇和语法学习内容等与初中阶段的课程进行分别表述。
应该说,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也顺应了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开设小学外语课程的潮流。尽管在外语学习最佳年龄的问题上没有定论,但世界各国在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基本共识。例如,学习外语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有利于儿童开阔视野,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开放、兼容的态度和价值观。基于这样的共识,尽管各个国家的语言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各不相同,但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并积极规划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程。而许多国家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程上也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如师资数量和质量问题,课时差异与学习效果问题,最佳起始年龄问题以及中小学衔接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小学外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灵活运用适合儿童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成功开设的关键。
我国目前在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师资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导致师资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而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由约50%以上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或其他学科的转岗教师构成,给英语教学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虽然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师资队伍改革意识很强,但这支队伍还非常年轻,英语水平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各地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可以预测,小学英语课程的全面实施还将走过一段比较长的过渡期。面对支持与质疑,成绩与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师资规划与培养,同时,还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和物力开展对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教学方法、学习特点、评价手段、教师培训和教学效果的研究与评估。
加快外语教师教育改革,推动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专业水平无疑将成为课程改革关键。然而,当前的教师教育已经明显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不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施要求,无法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要加快改革目前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为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新一代教师能够比较快地成为课程改革的骨干力量。对于在职教师,国家在过去的几年中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组织了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教师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在职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实践新课程的能力。
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但是往往在其专业性方面不能像医生和律师的职业一样得到社会的认同。为此,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外语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使教师教育与培训更加规范有效,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外语教师教育的水平,促进外语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外语教师奠定基础。
加强小学与中学的合作,解决好中小学衔接问题
中小学衔接问题是不少国家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程上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也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目前小学英语开设的普及度和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小学生升入中学时在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增加了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的难度。如果我们在中小学的衔接问题上处理得不好,将会使一批学生过早放弃英语学习,他们也会因此而失去今后人生发展的更多机会。中学英语教师需要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了解和研究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和特点,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跟上课程,努力使学有成效的学生保持小学时学习英语的优势,使失去兴趣和自信心的学生重新找回兴趣和自信。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衔接包括学习目标的衔接、学习内容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衔接,还包括学习情感以及学习策略上的衔接。小学和中学需要加强联系,建立沟通渠道,共同探讨有效的衔接办法,同时还要加大研究的力度,力求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衔接方案。
继续深化评价体制改革,实现评价对教学的正向引导
评价历来是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一直是学校教学重心的风向标。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个目标多元、手段多样的评价体系正在建构中。新的评价体系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强调采用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对于所有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该课程的专注、参与热情、学习习惯、思维动态、行为表现以及完成作业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式的评价,改变过去对学生评价采用一次性考试的方式。当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案也在研制和试行中,包括等级制评价方式、导向性评语、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一系列评价方法。同时,中考和高考改革也在逐步推动,教育部已经连续5年组织中考试卷的评价和对考试出题人员的培训,同时对高考方案也提出指导性意见,使终结性评价的重点从关注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转向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在一定的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大大促进了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从知识学习转向能力发展的过渡,有力地支持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目前,新的评价体系正逐步与新课程接轨。
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教育变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给予数以亿计的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明天回报我们的就会是什么样人才和知识经济水平。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实践,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包含多种复杂因素的过程,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关键是要看教师如何能够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植根于自己的教学环境的土壤中,这是一个从共性到个性的教学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理解教育的本质,提炼教育的真谛,从个性教学实践再走向共性的理念提升,这也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创新。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
《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