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渭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曹化清
渭源是“苦脊甲于天下”的甘肃省定西市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03年秋季,县里的部分试点学校实施新课程。2004年秋季,全县所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一员,笔者主持了本县“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并随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巡回辅导,还曾两次担任全县小学语文新课程大赛的评委。回顾5年来我县新课程改革走过的风风雨雨,笔者目睹了新课程给农村学校带来的生机,也看到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为了使农村语文教学少走弯路,在此谨以极具示范性和导向性的语文优质课为例,谈谈心中的喜与忧。
喜---教师带领学生在课文里淘宝
笔者所听的语文课大多是阅读课。阅读课的任务是什么?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即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示范课教师正是从阅读课的特点出发,创设情境,变化方法,在读上下功夫,读出了问题,读出了答案,读出了情趣,读出了韵味。有的教师安排了足够多的阅读时间,自由读、分角色读、“期待性”读;有的教师重视自己的示范读,读出语气、读出情境;有的教师“以读统揽”,抓重点语句;有的教师读、思、议结合……总之,都咬定阅读特点不放松,使出浑身解数,带领学生在一篇篇课文里“淘宝”。
大多数示范课教师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设计知识和能力目标时致力于让学生“学会”;设计过程和方法目标时通过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会学”;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以自身的亲和力、饱满的激情、激励性的语言,创设愉悦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可以说,示范课创设的“学会”、“会学”、“乐学”的课堂,是授课教师展示才智的舞台,也是学生学有所得的场所,更是听课教师观摩学习的平台。
示范课教师的课堂设计发现了突破口,找准了切入点,沿着课文内在的逻辑思路前行,干净利落,不旁逸斜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时间和空间,实现了有效教学。
示范课教师充分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学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把学生推向“前台”,让他们收获成功感,这是教学实现有效性的前提。
示范课教师为学生安排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思,同时不失时机地给予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由自在主体转变成为自为主体。在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时更重视其内在价值,即不为合作而合作,不为探究而探究,而是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契机,在交流和互动中指导学生拓展思维的路径。如一位教师上《黄河象》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合作探究问题:“为什么只有一只大象掉进黄河里?”“为什么这只黄河象没有尾椎骨?”
课件是现代化教学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课件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课件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且是辅助性教学手段,使用课件就是为教学服务。大多数示范课教师做到了课件简洁实用,学生未接触过的铺垫性资料、丰富学生思维表象的资料选用时机恰当。提出学习任务、强化学习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提示性“板书”,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为课堂增色不少。
忧---“淘宝”有偏离方向的嫌疑
一是缺乏方向感,乱摸乱撞。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究竟要干什么?目标在哪里?向哪个方向迈进?走哪一条路?对于这些问题,一些教师的心中并无明晰的方向。有的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件上,教学内容反成了课堂的附庸;有的教师离开了课文内容,不厌其烦地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有的教师给学生观看图片、听流行歌曲的时间过多而阅读的时间很少。这样的课很容易迷惑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的课堂其实凌乱不堪。有的教师把这种课堂形容为“草盛豆苗稀”。我们农村教师要警惕这样的课堂,也有必要对这样的课堂进行“锄草”。
二是教学预设欠充分。对部分示范课教师作出这样的评价是非常痛苦的,毕竟他们为示范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预设欠充分的事实确实存在。看示范课教师的教案,教学环节齐齐全全,三维目标清清楚楚,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写得明白、教得糊涂。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透彻理解三维目标在本节课里如何落实,没有消化课文内容,使得教学预设外在于教师、外在于课文,于是产生了预设与生成背离的现象。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上,新课程虽然强调生成的作用,但是生成是在预设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全面、充分的预设,生成会偏离方向。
三是对课件取舍不够,使用不当。有的教师对使用课件的目的不明确,不管优劣,不分地点、场合,不考虑本地实际。对学生从未见过的事物作一些铺垫演示是非常必要的,但对学生司空见惯的事物反复演示,就属于画蛇添足了。
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的能力,在要求学生读出“画面”和“场景”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地把图片和画面打在了演示屏幕上。这种代替阅读的MTV(音乐电视)式图片和画面是非常有害的。
夯实淘宝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资源本地化、师本化、生本化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除了个别地方图书资源缺乏、网络不通,还处在信息短缺时代之外,大多数学校的图书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有教科书和各类教辅资料,有订阅的各种学科专业报刊杂志,有新课程改革资料,还有部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实录。网络资料更是多得数不胜数,说课资料、教案、课堂实录、直播课堂、特级教师讲座,等等。面对如此多的教学资源,我们的态度首先应该是放开心态、为我所用,其次是要本地化,即要和本地的教学资源、实际情况结合,再其次是要和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结合,最后是要和教师的课堂结合,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有本地化、师本化才能把可能性的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性的教育资源,最后在课堂上转化为学生发展的财富。
提高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永恒主题。一节好课,我们可以找出很多显性的看点,如预设的周到、生成的精彩、课件的默契配合,还有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如漂亮的粉笔字、流畅而富有“磁性”的语言,但一节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丰富的东西:教师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并由此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和勤于动笔的习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并由此产生的亲和力、驾驭教材的能力、调控课堂的能力以及关注学生发展的能力。我们把这些能力和素质,统称为教师的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智慧,其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而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去观摩、去学习、去实践。
当信息浪潮席卷农村大地的时候,我们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极力避免城市语文教学走过的先“肥胖”后“减肥”的曲折道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节课、一篇课文要做的琐碎而具体的工作。只有当我们把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的时候,那些琐碎而具体的细节才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9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