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时间前置”的课堂
金秋十月,正是赏花煮酒的季节。
记者走进兖州一中的教室听课,发现这里的课堂让人“眩晕”。
一上课,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忙着讲题或布置学习任务,而是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据校长杜金山介绍,“展示”是兖州一中课改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展示真是热闹,仿佛在“打仗”,整座教学楼里像炸了锅。
可记者禁不住疑窦丛生:看不到事先的预习,学生们怎么就能一上来“凭空”开始展示呢?
眼见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可师生仍然陶醉在“展示”里,意犹未尽。记者看着表,开始替上课教师担起心来——都“展示”35分钟了,45分钟的课只剩下10分钟的“小尾巴”了。
正当记者担心时,原本沸沸扬扬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整幢教学楼也显得宁静了。
这时老师站到了讲台上,开始在黑板上写“预习目标”。刚才还手舞足蹈的学生这时也都坐回座位,一边等着课代表和几位小组长发“导学案”,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老师写完“目标”后,就领着学生作“预习”。
记者低头看看学生手里的“导学案”,发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反正面共有四页,内容真不少。这么多的内容,区区10分钟能预习完吗?又怎么能保证预习的效果?另外,刚才的“展示”和现在的“预习”,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为什么展示完了却又要“预习”呢?
记者百思不解,下课后采访了刚才在给高三上语文课的李平老师。
李平老师告诉我,兖州一中的所有课都分为两段,是“35+10”,也即“展示+预习”。课堂前半段占35分钟,就一个目标,组织学生充分展示,而展示的内容就是上节课的最后10分钟里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每节课后半段的10分钟内,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将预习目标具体化。
原来兖州一中每节课的起点在一节课的后10分钟。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展示这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三步为一课”。
记者和兖州一中老师座谈时,化学老师刘海清用自己的专业术语形容该校的课堂是:10分钟是预热,“课下”时间是自我加热,35分钟展示时熊熊燃烧。
刘老师说,我们是把“点火时间”前置了,让学生在“预热”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自行解决。
一个调查引发的“学案”
兖州一中从2004年开始课改。杜校长说,课改源自我们所做的一项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两率”调查——“课堂精力流失率”和“高效学习率”。
调查分为针对教师的和针对学生的。对教师的调查涉及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总体评价。对学生的调查包括“该科课上你精力流失?”:A、一、两分钟 B、5分钟左右 C、10分钟左右 D、20分钟左右。“该科课上你高效学习?”:A、35分钟以上 B、30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
调查出来的数据触目惊心:课堂精力流失率竟高达38%,而高效学习率不到50%。
回想起那时的课堂,杜校长说:“校园飞来一只鸟,几乎全校学生都能知道。稍有风吹草动,学生的目光唰一下就飘走了,精力流失太高了。”
他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患了感冒的老师课堂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老师嗓子不舒服就会少讲。他在和学生的攀谈中也了解到,很多学生最怕老师遇到高兴事,因为老师情绪高涨时往往嘴巴就刹不住车,讲起来没完没了。教师少讲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事实发人深思。
“两率”调查同样让教师感到震惊。
李平老师说,那一刻自己真的感觉成了“悲剧英雄”——嗓子教哑了,身体累垮了,结果却事与愿违。老师们也认识到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学校适时提出“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高效课堂必须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
在课堂上,兖州一中的教师开始不讲了,改为鼓励学生展示,遇到学生“卡壳”时,老师也只是适度“点拨”。兖州一中初步形成了“预习+展示”的高效课堂模式。
杜校长并不讳言兖州一中曾经师从杜郎口中学。他认为,杜郎口教改的意义在于让传统课堂从低效转变为有效甚至高效。杜郎口中学的“人人参与”、“个个精彩”从哪里来?从解放学生的学习主权上来,开放课堂就是“放生”!
然而,“高效课堂”的探索没实施多久,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高中无法像初中那样设置专门的预习课,没有预习就不会有展示,没有展示哪会有高效?可一节课满打满算也就45分钟,老师们难免顾此失彼。时间的矛盾导致高效课堂效果不好,老师们垂头丧气,有些人又悄悄改回“老路子”上去了。
怎么办?那就反复调整,把课堂重新“洗牌”试试。
当这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后,杜校长一下从办公室的沙发上跳起来!
他和老师们商量,咱建个“教学孵化室”吧。他说孵化室可不是“实验室”,不是试验行与不行,而是认定能行,需要找到推广的“方法”的。
学校每天都会在孵化室安排一些课程,让老师们去讲,去品,去研究。
他们把原有课堂的结构打破,把展示前置到一上课就开始,预习时间放在课下,学生课后和晚自习的时间都变成了“预习”时间。
但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怎样才能保证课下的预习效果?
他们继续“孵化”,搞预习目标,然后又把“预习目标”孵化成今天的“导学案”。通过“导学案”引领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自学能力非一日之功。他们又孵化出另一个解决方案,在学生课下的“独学”之外,鼓励学生走向社区,和同学结成学习团队,进行“对学+群学”。杜金山打了个比喻,这叫“学骑自行车”,一辆自行车,几个人一起学,会的教给不会的,相互把持,相互切磋。
孵化室的成果出来了,兖州一中的课堂“变革”也随之成型了。杜校长决定向全校的各个年级推广,就连面临着高考升学的毕业班也得改!
导学案:教与学的“路线图”
在兖州一中,教师要把主要工作放在课前的“引导”准备上,“导学案”成为能否高效的关键。
在课改初期,教师上课前要编制“预习提纲”。
最初的“预习提纲”的结构比较随意,除了一个教学目标外,对功能、容量、格式、结构等都没有做出具体要求。很快,他们发现,“预习提纲”逐渐变成了习题集和考试卷,有些老师甚至图省事用电脑下载、复制别人的资料。其结果是学生预习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大量的习题,不知如何下手,预习效果越来越差。
他们分析了原因,认为“预习提纲”这种方式,无法承载课堂改革的重任,必须围绕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重点应该在“学习引导”上。
导和学两个字,促成他们想到了“导学案”。
“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
新出炉的导学案和“作业”、“试卷”有根本的不同,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
他们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每个导学案都经三次生成。
第一次是教师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或者两人备一节;第二次是在课中,经师生碰撞生成;第三次是教师课后要备“课后课”,通过课堂反思实现生成。这样经三次生成的导学案会被存放在学校的“导学案室”,作为财富留给后人。
他们组织“晒学案”活动,定期出版“高效课堂”简讯,在学生中搞“高效课堂问卷”,公开公布高效课堂检查情况。
在推行导学案时,学校提出“五个强制规范”:必须一课一案;杜绝学案的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在讲台上精讲和点拨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双色笔,明确已知和未知问题;杜绝单人板书现象。
教师:上课也是“上学”
“启发引导,做最优秀的学习者”。课改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给教师重新定位,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
教务处主任曹民山说,让老师们做学习者,改变了过去教师的枯燥单调重复的工作,唤醒了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追求,增强了工作幸福感。
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引发了课堂的根本变化。
王雪钰老师说,以前的课堂是教师的“单口相声”,现在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
樊庆勇老师形象地说,以前上课是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现在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以前上课是对老师“嗓子”要求高,现在是对“脑袋”要求高了。
他们出台了与众不同的课堂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师生相长来评价教学效绩。让学生敢问,敢说,敢上黑板展示,敢下桌讨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智慧火花的迸溅和灵感的生成,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要注意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人数和密度,力争人人参与。
他们的高效课堂从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百家鸣,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由单纯的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学生的学习也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变死记硬背为体验感悟,从而实现了课堂根本性的变革。
兖州一中同时建立了关于高效课堂的“体验性学习”、“激励性评价”、“即时化管理”机制。在他们的课堂上,师亦生,生即师,师生相长,教师上课也是“上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激荡和交流中,教师作为“首席学习者”,成为全班最优秀的学习者。
地理老师梁忠说,以前在讲述“喀斯特地貌形成”时,连教材也一致认为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形成的,可一个学生却改变了这个结论,他通过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加拿大有一片喀斯特地貌恰恰是硫酸盐“微溶”形成的。梁老师说,是学生丰富了他的知识,也成了他学习的“伙伴”。
解放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杜校长说,这种师生合作共同成长的教学方式,在兖州一中被叫做“与泰森合作打败泰森”,“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学生:争当“学长”
兖州一中每天只有7节课,上午四节课,7:55—11:40;下午三节课,14:00—16:55;晚上19:05—21:55是住校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走读生也可来校,但在20:55就应离校。
杜校长对记者说,“循环大课堂”不仅解决了课堂高效的问题,也解决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问题”。
他还给记者算了笔帐,以前由于各校盛行周末和假期补课,学生校外自主时间每个月只有1天,一年累积自主时间也不超过30天。现在山东实行规范办学,学生每年校外自主时间达170天。
每年减少100多天上课时间,尚能保证办学质量不下滑,这就取决于学生会学习。兖州一中的每个学生都懂得,要学习好,就必须保持这样的学风: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善于质疑、勇于创新、规范细致、严谨缜密。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杜校长的回答是:从“解放学生”入手。
兖州一中致力于从五个方面解放学生。
解放学生的身份,把学生从一个受教育者,变成一个教育者和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解放学生的地位,使学生从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学习的主人。解放学生的学习身心,让学生不只用眼睛看课、用耳朵听课,还要调动各种感官,运用一切方法,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来。解放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紧密结合,形成活泼的绿色生态“大课堂”。解放对学生的评价,由用一把尺子变成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
“五大解放”带来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变革,学生们“飞”起来了,“动”起来了,“游”起来了。
高二年级的李欣同学对记者说,课上,老师给了我们学案,让我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然后我们课下进行预习,一般先是独学,能学懂50%,剩下的我们会寻找自己的“对子”,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般可以弄懂70%。兖州一中把高效学习组织,从课堂拓展到了校园和社区里。
兖州一中的课上同样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都由学力较高的学生担任“学长”,但学力一般的同学也有可能在某一问题上有着更好的理解和见解,那么这位同学就会成为某一问题的“学长”,他自然会受到大家尊崇。争当学长,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动力。
学生郭俊飞和住在同一社区的几个同学结成了自己的学习团队,在节假日、双休日里,几个孩子会聚在一起学习。郭俊飞的爸爸对记者说,郭俊飞原来学习自觉性不强,自从升入高中后,他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都增强了。这位父亲说:“孩子告诉我,假如不好好学,一上课要展示的时候,自己不仅丢了面子,还给小组抹黑!”
为了便于学生在课下自学,学校会把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刊登在网站上,学生们只要下载,就可以“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了。
王杰同学告诉记者,以前觉得课上45分钟难捱,现在感觉时间真短;以前一上课就紧张,总怕老师提问,现在是争着发言,因为展示后得到好评,感觉得到了尊重,心里愉悦高兴。
课上高效和课下高效,在兖州一中催生了一大批会学习的“学长”。
李平老师班上有个“学长”,在学《荆轲》时语出惊人,他从书本中找出了四个依据,归结出荆轲是位“入世的出世者”,颠覆了荆轲作为“侠客和英雄”的形象。这位学生还在自己学案后面的“感悟与反思”里写道:“图穷匕现惊秦天,燕士侠入秦宫殿。渐离击筑抒胸臆,一世悲歌易水边。”
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著名教育专家王恩大在调研了兖州一中的课改之后,欣喜地评价说,兖州一中的课改,是“一场课堂教学制度的革命”,从调整“课堂结构”入手,创造性地解决“预习”问题,激活学生预习中的合作和探究欲望,实现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飞跃。
记者在兖州一中采访,巧遇了前来交流的山东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赵校长对记者说,兖州一中的思与行,证明高中学校只要抓住关键,是可以解决高中素质教育的课堂问题的。他认为兖州一中的课改模式,带有很强的普适性。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