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以来,中小学师生的负担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不久前,借调研课改工作之际,我专门请教了一所学校的校长。还没等我开口,这位校长早已义愤填膺,他说:“实行课程改革虽有五六年时间了,尽管在十分艰难地推进,但很多做法仍是‘新瓶装旧酒’,效果不理想自不必说,更闹心的是名目繁多的师生竞赛,我们基层学校已经到了难以招架的境地,只能疲于应付。”
他给我详细例举了师生竞赛的具体项目。就学生来说,每个年级每学期少则二三项,多则十来项。以初一年级为例,仅县(市、区)一级,就有英语、语文基础知识、作文、数学、科学、劳技和演讲比赛,还不乏规模的企业见缝插针地变相作广告,出钱拉赞助,并冠以企业名称举办所谓的邀请赛。更有各级教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市、省和国家级竞赛,还得应付如教育学会、教学研究会等各种学术团体和群团组织举办的民间性竞赛。因为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学校必须严阵以待,认真选拔好苗子。
为了取得好名次,获得好名声,学校势必大造声势,广泛发动,层层选拔,教师就得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尖子生辅导上。再说,每个班级尖子生总是寥寥几人,这些学生自然成了竞赛的“救火兵”,个个“脚踩火轮盘”,今天赴A校参加数学竞赛,明天赴B校参加作文大奖赛,后天赴C校参加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进进出出、来来回回的巡回比赛,使他们俨然成了参赛专业户,不但影响了正常学习,还荒废了学业。更可悲的是为了攻克某些难题,他们经常夜以继日、挑灯夜战。没完没了的学科竞赛,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使学生都成了陀螺,在组织者无情的抽打下,一刻不停地高速旋转,不但加重了学习负担,更使他们身心疲惫。久而久之,讨厌学习、憎恨竞赛、仇视学校之情油然而生。教师在倾注精力辅导尖子生时,自然顾及不了正常的学科教学,更因为缺少辅导时间而忽略了普通学生。大量普通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帮助和关爱,开始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混日子,浪费青春和生命。
在频繁开展学生竞赛同时,教师竞赛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有关部门还美其名曰:“顺应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竞赛通常有教学擂台赛,优质课、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选拔赛、论文大赛、演讲比赛和教学沙龙等。每次参赛活动,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忙碌,而且个个如坐针毡,沉重的心理负担自不必说。相对来说,参赛教师业务素质过硬,教学基本功扎实,都是学校精英。他们参赛摘取的荣誉,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学校利益。如果名落孙山,回到学校日子就难过。因为好胜要强、要面子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比赛总有输赢,如果落榜,对参赛教师的打击可想而知。再说人的精力十分有限,在个人参赛上精力投入多了,用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考试上的精力势必减少,教学上也只能偷工减料,培优补差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教学质量自然下降。
可怕又可悲的是,那些参赛教师在疲于应付的同时,缺少了再学习、再思考的时间,更缺失了反思跟进再提高的精力和机会,教学老本会在一次次比赛中消耗殆尽。虽然比赛得奖了,证书到手了,奖杯捧来了,奖金进口袋了,争得荣誉了,从表面看来教师专业水平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实,贻误了学校,贻误了教学,更贻误了学生和教师。这种竞赛,说白了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贴金的是领导,真正的受害者却是师生。
事实证明,中小学“竞赛猛于虎”的现象,弊多利少。它不但牵扯了师生的精力,冲击了正常教学,影响了师生共同成长,还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师生更好发展,正本清源,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莫让各类竞赛活动成课改的“拦路虎”。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退出虚化的竞赛舞台,救世主正是教师自己,还得靠学校和教师自己坚定意志,自觉抵制竞赛的诱惑。(周建国)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