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教学设计(俗称备课),是扎实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滕州市龙泉街道龙泉小学近年来先后学习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及“尝试教学”等课堂教改的先进经验,紧紧围绕教师如何抓住“教学设计”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牛鼻子”,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面对师资参差不齐,每天六小时的在校工作时间,教师“备教不一致”、甚至“照搬已有教案”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学校。怎样才能把教师从无效的“教案抄写游戏”中解放出来,引导教师投入到高效的教学设计之中去,从而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呢?
【问题的解答】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陪着学生走向知识,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课前只可以进行粗线条的第一次设计,课上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以及新情况的不断出现,随时随机地调整教案即进行二度设计。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应体现以下原则:
(1)教学设计要体现生活性
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教学设计应从最贴近学生感受的话题入手,学会把自己当作学生,以一颗“童心”去探求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特别是注意利用少年儿童的好动、好奇、好胜、好群的心理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要体现发展性
课堂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成为一种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3)教学设计应体现生命性
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学习应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升华人格,提高生命质量的活动。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生命在教学中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成为生命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呕心沥血”地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意外和惊喜,使学生不断地丰富自我,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主持人:刘勇 周传昌
电子信箱::dhlm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