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校本研训平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导学案、案例研讨、课题研究、同伴互助、拜师结对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势的研训活动。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训课题,实施课题牵动,开展行动研究。开展校本研训示范校创建活动,促进校本研训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是片区研训平台。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就近联合的原则,将全区高中、初中、小学分别划分成2个、4个和17个研训片区。采取“一课两讲、共评互动、个体反思”的模式,开展片区联合教研。打破校际间壁垒,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让教师在更大的平台上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实现了1+1>2的效果。
三是课堂研讨与展示平台。围绕“高效课堂”的打造,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活动,举办优质课评比、公开课研讨、观摩课展示等活动,围绕课堂教学促进自身提高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旋律。
四是名师带动平台。经过严格选拔,评选出首批11位“薛城名师”和29位“学科带头人”。召开名师研讨会,征求名师培养的意见建议,对评出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从自身发展和专业引领两个方面明确职责任务,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享受相应的待遇。成立“薛城名师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从今年3月到5月份,为农村中小学下乡送课26节和42节,开展讲座16场和25场。
六是高层培训平台。寒暑假期间,分两批组织近100名初中、小学农村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教师先后在青岛大学和淄博师专参加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暑假期间,和山东教育学院联合举办薛城名师培训班,首批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部分教研员共68人参加集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