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教研室为主体,有计划的组织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教学工作所取得成绩和经验,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和新的措施,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广泛开展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实现“严、细、实、恒”的教学管理目标,在全市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通过“三学”、“三查”、“一纠”,寻找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与教育先进地区相比存在的差距、不足和漏洞,并采取强力措施进行自我完善。
三是整合教研力量,加强教学调研和指导。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市教研室整合教研力量,成立中学部,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和指导教学工作。在调研中,把听课、评课作为重要的内容。听课后,举行学科教师座谈会,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向学校领导班子反馈,并提出调整和改善意见。经常性的深入教学一线,提高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是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跟踪监测制度。市教育局教研室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查找教学缺漏,研究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有效地服务了高中教学。学期末,统一组织了高一、高二期末考试,进行了统一组织、统一制卷、统一阅卷和成绩统计、质量分析;组成了考试巡查组,指导、监督学校做好考务工作,进行考风、考纪检查,提高考试的信度。学年末,组织了初中、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制卷,以区(市)为单位统一组织。教学质量跟综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教学管理,教研部门进行教学指导,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五是积极推进中考制度改革。依据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的中考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命题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继续进行 “3+X”科目设置改革实验。体育、理化生实验操作、信息技术等学科考查,实行等第制,将考核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第,记入中考成绩,作为不同类型学校的录取依据。
六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教研工作效率和质量,市教研室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和人员优化组合,整合有过高中教学经历的教研人员,成立中学部,以加强对全市高中教学的研究与指导;组织全体教研人员,申报省级以上教研课题,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量化考评方案,为做好教研工作提供了机制保证。
(陈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