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效能。
一是澄清认识,为提高高中教育效能打好思想基础。我市处理好升学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用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观点正确看待,反对违背教育方针政策、违背教育规律来片面地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二是强化管理,深化“学、查、纠”活动。各高中学校围绕提高教学效能这一工作重点,强化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各项教学常规的落实,广泛开展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实现“严、细、实、恒”的教学管理目标。
三是狠抓落实,强化精细化管理。我市持之以恒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辅、考、评”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课时减少之后,“备课”更加重要,集体备课和个人自主备课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区(市)教研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各校常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要及时反馈和通报。学校领导坚持深入课堂,各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管理过程的随意性,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通过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四是提升境界,增强校长科学管理能力。我市要求校长们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要自觉加强专业素养,要坐得住,静得下,少一点应酬,多一点研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教学上来。要真正地潜心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策略和方法。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管理理论,逐步形成适宜自己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要善于学习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灵活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校长在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抓亮点,突出自身优势,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德育管理等方面抓出自己的特色;抓盲点,查找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盲点,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切入点,学校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要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设身处地的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创新机制,改革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德、能、勤、绩”四项指标中加大育人指标在评价中的权重、过程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努力实现评价观的转变,将“评价是评判、是监督、是检查、是选拔与淘汰”转到“评价是了解、是促进、是提高、是完善的过程”,从注重调动部分教师积极性转到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评价更好地为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能服务、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
六是聚焦课堂,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深化课程改革。把开齐音、体、美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全面推动音、体、美课程的开设。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案导学”下的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组织重建和评价重建。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陈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