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育局开展了2008年度亮点工作评选活动,教育局机关各科室申报的30个工作项目中,有15项工作被评为2008年度亮点工作。
15项亮点工作分别是:
枣庄市实验学校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倒排工期、争取民营企业家垫资的形式克服了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的问题,仅用10个月完成了学校一期工程建设,首批招生四个年级328人,于9月1日正式开学,成为新城区新的亮点。
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举措: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完善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补充、优化和激励机制。
出台征收城市基础设施教育配套费政策:通过积极争取,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标准的通知》,在征收的配套费中每平方米专列20元用于城市中小学校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城区学校改扩建资金来源。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及“三亮三改”工程成绩显著:在全市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调整减少中学11所(超额2所),小学86所(计划86所)。完成危房改造项目59个,新建面积8.9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300万元。投资300万元继续实施“三亮三改”工程,对40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改造。
市教育局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 :通过开展“创建高效机关,服务科学发展”等项活动,使局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明显改观,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行风建设成效显著:开展了机关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建立了内部监督审查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被市政府确定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单位。2008年在全市民主评议行风中,列21个公共服务类部门第一名。
强化措施,规范办学行为:2008年先后制定和下发了规范办学行为方面的文件21个,下发通报12个。11月26日至27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记者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等领导陪同下来到我市,集中采访枣庄三中、十五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
承办2008年山东省“学校杯”中学生运动会:由省教育厅主办、枣庄市教育局承办的2008年山东省“学校杯”中学生运动会,于10月22-28日在我市成功举行,受到省教育厅领导及兄弟地市的好评。
对全市城乡教师工资发放进行调研:督导室提请市政府,联合人事局、财政局对教师工资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提请市人大对教师工资发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察,促进全市加快统一城乡教师工资的步伐。
职业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极推进骨干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全年累计投资3600万元,新征土地267亩,新开建设项目6个。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扩大推介就业。组建了鲁南地区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枣庄市机械电子职业教育集团,初步搭建起了高中初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职后教育相互衔接,集团化办学的大职教格局框架。
提升农村中小学仪器装备水平:完成了全市100所初中和150所小学的更新任务,08年实现了计划配置4039万元,完成了98所农村初中和200多所小学的配备任务。提前一年实现了“校校拥有仪器室和实验室”的目标。
继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制定了《枣庄市环境育人星级学校评估标准》,开展了“全市农村学校环境育人优秀学校”评选活动,评选出24所学校为“枣庄市农村学校环境育人优秀学校”。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市所有农村中小学都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中建设光盘播放点98个,多媒体教室456个,计算机教室98个,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信访工作扎实有效:热情接待来访,和风细雨化解矛盾。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者267人次,办结率为100%,为全市教育系统的稳定做出了贡献。等。
教育亮点工作的评选有效的推动了教育工作的开展。
(陈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