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教育局将2009年确立为“教师专业发展年”,制定了《峄城区“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指导全区卓有成效地开展该项工作,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一是加强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的教研培训制度建设。推行教师培养的分类推进机制,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和途径,提升干部和教师的执行力;注重岗上培训,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有计划地定期系统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要素的校本教研培训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专业素质。通过研训机制的建立,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学习型组织。
二是加强教师“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主要指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各项问题研究,如教学案例、学案导学、教学反思、集体备课、试卷分析、教学常规每个环节,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只要做有心人,勤于反思、动笔和积累,持续地带着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去实践(拟方案、积累)→反思(记录)→验证(评价分析),就是行动研究。立足实践,边学习、边反思、边研究、边积累,就是“术业有专攻”,教师就能成名成家,教师专业得以发展,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大幅度提高质量就水到渠成了。
三是组织好四项活动。第一,深化读书活动。引领教师学习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并结合实际,应用于教学实践。加强引导与组织,通过理论考试、案例写作、教学反思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第二,开展教师专业大比武活动。以考促学,提倡各单位采取有效形式,开展师生同考、教师技能测评活动。第三,开展教师全员“听课、评课、说课、磨课”活动和教师执教“优质课、研讨课、示范课、学标课、达标课”活动。第四,组织“校长论坛”和“教导主任论坛”。
四是健全系列名师培养机制。加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四个梯度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完善其培养工作机制,一方面为他们外出参加学习、交流、讲座等活动提供方便,积极为他们创设展现水平和能力的平台;另一方面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发挥其传帮带作用。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要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承担起培养中青年教师的任务,加快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区教研室将进一步完善《峄城区系列名师评选办法》,继续举办系列名师评选活动。为发挥系列名师的引领作用,积极争取政府给其发放一定的津贴,定期对各类名师的职责和义务履行情况实施阶段性考评,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称职者作出相应处理。
(陈超 殷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