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重要途径和教育为农村服务的有效载体,是勤工俭学工作的意义所在。市教育局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搞好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力争用2-3年时间,各区、(市)至少建成一至两处规模大、有师资、效益高、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综合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一批单一型、特色型劳动实践基地。
市教育局要求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应坚持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要以校园经济开发与校园绿化美化相结合为主要形式,充分运用农村中小学校园有较多的可供种、养的条件和空间,搞好种植和养殖,积极倡导开发和种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并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项目和品种;要求各区(市)要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场所,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实践活动,促进课堂教学与劳动技能培养相结合。
(陈超 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