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在加强规划管理的前提下,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职业教育。鼓励创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走规模化、集团化办学路子。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促使现有的职业学校扩大规模,尤其加大对实训设备,师资引进投入,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水平。引导扶持各类培训机构,企业、行业组织、社区组织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要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要继续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
二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抓好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力争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个人发展有空间的有用人才。不断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实际,改革开放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来规划和设置专业,改革教学内容,改进育人办法。指导学校主动与企业建立紧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机制。加大协调力度,主动牵线搭桥,帮助学校寻找企业,建立一批学生实习基地,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的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健全劳动就业准入制度。与劳动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力度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凡属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
四是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助学金制度。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不少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要积极稳妥地落实好国家中职生资助政策,鼓励优秀学生报读职业学校。扩大中职生资助规模,决不让一个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或中途辍学。
五是健全职业学校经费保障制度。积极争取确保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学费收入要全额用于学校发展,其中用于专业设备投入的比例不低于50%。市财政今年安排资金重点扶持两个专业点的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级、省级重点财政项目的经费补助,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陈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