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格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准确性,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支计划。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按轻重缓急,安排各项支出,不搞无资金保证的支出项目。对拨入的专项资金,严格按照资金的用途保证专款专用,绝不改变资金的使用用途、扩大资金的使用范围。
二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堵塞漏洞,节约资金。
三是控制支出管理,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由经办人员签字,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报销。严格控制费用开支,能不开支的费用坚决不开支,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财产物质管理。单位所有资产要登记造册,要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分布账,实行一室一表、一物一卡,确保账目清晰,档案健全。新增固定资产要及时编号、登记、设卡、建档。固定资产减损要依据有关程序及时处理,并及时调整账务。每年年底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对,确保账物相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五是加强财务人员财经法律法规与会计基础规范的培训,切实提高财务人员会计业务水平。
(陈超 薛永 许来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