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组织机构,精心组织活动。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滕州市教育局制定了六项工作制度,即:领导责任制度、调研工作制度、督导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请假制度,有效规范了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开展。实施“参、提、查”三字工作法,“参”即局党委成员参加各支部学习实践活动,督促各支部完成好、落实好“规定动作”。“提”即及时发现各支部学习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督导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予以跟踪监督,督促及时整改。“查”即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目前,已召开督查调度会12次,检查学习笔记7次,检查心得体会6次。
二是深入学习调研,创新工作思路。在学习方面,滕州市教育局着重抓了“四个方面的结合”,即学习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学习提高和专题调研相结合;专题调研和解决问题相结合;调研汇报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相结合。每周一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时间,每周五下午为机关全体人员集体学习时间。目前,局机关全体人员每人已完成学习笔记1.5余万字,各科室撰写集体心得体会 17份、个人心得体会 157份。局党委成员、教育督导室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已作专题辅导报告 16 次。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7次。翻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读本》、《十论文章》等500余本,编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集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知识问答》等600余本。同时,开展网络在线学习讨论、学习心得交流沙龙等活动。
三是突出调研深度,力求取得成果。在课题调研方面,滕州市教育局做到“三个深入”,即深入基层听实话、深入一线摸实情,深入实际促实干。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以“深入实际看问题,破解难题求实效”为主题的“百名干部进百校,问计于民谋发展”的大调研活动。参加调研的领导干部要力求做到“四个一”,即:至少去联系帮包的镇街、学校进行一次专题调研;至少在联系帮包的镇街、学校与各方面代表召开一次面对面的征求意见会;至少拜访一次当地党政领导或分管领导,征求有关意见或协调有关问题;至少帮助联系帮包的镇街、学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目前,共深入各自的联系点进行专题调研19次,到76所基层学校调研160余次,形成了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 16份,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我市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对策36条。各支部、各科室领导干部也结合各自职能和业务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在各支部范围内进行研讨、交流。
四是广泛开门纳谏,查找突出问题。在查找问题方面,滕州市教育局主要采取了“两上两下三到位”的办法,确保问题要找准找实。“两上两下”即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分类梳理、甄别,上报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形成意见后,印发局机关全体人员讨论、修改。在吸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最后的意见上报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作为全局学习实践活动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向全体机关人员通报。“三到位”即梳理甄别到位、分析研究到位、反馈落实到位。采取座谈会、个别访谈、热线电话、发放调查问卷、网站在线建言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目前,在局机关、镇街教委办、市直及民办学校三个层面上,发放社情民意调查问卷1700余份,累计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22个,访谈党员群众800余人次,梳理、归纳各类高质量的意见、建议90余条。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开通了专题活动网站,网站设立了7个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学习活动最新进展,制作各类活动展板6块,制作各类宣传标语条幅 60余幅,设置了黑板报学习活动专栏,每天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在学习活动室建立了学习心得体会、十评文章交流园地等。目前,市教育局编发学习活动专题简报29期,被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简报采用3条,被枣庄教育信息采用16条,被山东省教育厅采用7条。在《滕州日报》、《枣庄日报》、《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宣传报道17篇,在枣庄市、滕州市电台、电视台播出宣传报道25条。开展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做贡献”演讲比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绿地认养、向东郭镇黄庄小学捐赠计算机、“喜迎全运,健身登山”等活动。
六是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实际效果。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滕州市教育局确定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强教惠民”,载体是“科学统筹,内涵发展,办好学生喜爱、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平安文明健康和谐的优质教育”。围绕这一“主题”和“载体”,坚持边学边干、边学边改的原则,以局党委确定的“十件实事”为主线,重点开展了推进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清理整顿非法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构建优质和谐校园等主题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