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现管理干部观念的转换。进一步从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的现实意义认识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规范办学行为,贯彻落实好《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管理基本规范》,努力实现“三个还给”,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树立人本管理思想,把学生看作有思想、有情感、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完整个体。在具体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和参与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突出贯彻“爱心与兴趣、责任与方法、学业与能力”的中小学教育核心价值理念。
二是实现教师育人观念的革新。努力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换自己的观念,成为“平等中的首席”,鼓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师生平等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培养求知者的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建立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学生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三是实现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积极引导学生改变那种等、靠、要等依赖教师的行为,更加主动地去参与新课程,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改变过去那种机械训练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学习行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本领,在与同学的共同学习、交流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关注周边的生活,从而愉快地学习,健康地生活,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