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局采用六项措施强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滕州市20余万学生因“走进经典,沐浴书香,与高尚交流,与智慧碰撞”,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智慧,改变了气质,领悟了立身行事之道。
一是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加强校园书香大环境建设。滕州市每所学校皆修建了文化墙、读书亭、读报栏或文化走廊,将古今中外的经典诗词、名言警句、楹联、谚语、歇后语、名人书画、师生优秀书画作品、小制作作品以及学校校训、办学思想等悬挂其间,使校园每面墙壁都充溢着书香,使学生随时都能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心灵的对话;注重班级书香小环境建设。书香班级一般围绕“读书做人”的主题设计,四面墙壁都悬挂了该班奋斗目标、励志格言、班级公约、名人书画以及个性化班名等,黑板报大都辟有“积累角”(名人名言等)和“浪花朵朵”(师生的优美句子或段落摘抄);强化校园媒体宣传力度。学校广播站利用课间播放诗词歌曲、中外名曲,广播学生们的美文佳作、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有校园电视台的学校则让各班学生轮流到电视台,讲述故事或表演节目。
二是加强图书馆室建设。加强学校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建设。滕州市教育局要求每所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购置图书,以满足师生们的阅读需要;同时督促各校按规定配齐了专(兼)职图书室、阅览室管理员,定期选派他们参加业务培训;同时加强了对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工作的督导,使每所学校的图书报刊做到分类规范合理,摆放整齐美观,管理规范有序,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借阅。注重班级加强图书角、流动书箱建设。每所学校通过开展“献一本看五十本”的献书活动(不少学校师生捐书都超过了2000本),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图书角”,让同学们能时时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体会。
三是阅读纳入课程计划。搞好每周每班一节阅读课。每所学校将每周每班一节的自由阅读课纳入了课程计划。学年之处,由教导处将各班的阅读课程表交给图书管理员,管理员按照课表提前将学生要阅读的书籍报刊送到班上。学生阅读课上,语文老师始终陪同阅读,巡视指导,答疑解惑,并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有时,教师利用阅读课,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的指导、交流、评比、表彰等活动;开展课外扩展性阅读活动。各科教师认真推荐课外图书,以培养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每天下午放学后,每所学校都会准时开放阅览室,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类课外书籍;如果时间不够,学校允许学生们在完善借阅手续后,将书借回家去阅读。不少学校还坚持了课前15分钟“晨读活动”或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
四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学校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所学校都将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科研专著,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一般不少于5000字)和读书心得等,作为期末考核教师的内容,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优选先、晋级晋职的依据之一。有的学校还建立健全了“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等的评选制度和评选标准;建立阅读之星升级评价机制。学校将课外阅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及时总结经验,推出典型,促进学生们你追我赶地去共同散播读书的种子,共同领略读书的风景。
五是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所有学校都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有的学校开展了“一日三读”(晨诵古诗、午读经典、晚间亲子共读)活动;有的开展了“五个积累”(每周一天积累一首古诗、一副对联、两句名言、两句歇后语、五个成语)活动;有的开展了“全校共诵”(每周一升旗仪式共诵诗词、周五课间操共诵经典)活动;有的开展了“三名工程”(诵名诗、读名篇著、看名著)活动;有的开展了“班级读书月活动”;有的开展了“课文拓展链接活动”(学习了课文中的名著节选之后,引导学生去读完整本书籍);大部分学校开展了“周末过把阅读瘾”、“寒暑假享受阅读大餐”活动;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多渠道展示、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如组织演讲、辩论会、故事会、写读后感、表演话剧、汇报读书成长故事;组织小诗人、小作家、小故事家、小编辑、小文人等评比活动;开展猜谜语、作文大赛、书画竞赛、手抄报比赛、诗配画比赛、名言书签制作竞赛、朗诵古诗美文比赛等。
六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鼓励教师订购书报。每年,每所学校都给每位教师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订购书籍、报刊,同时鼓励教师尽量多购买一些教育类书籍。绝大多数校长带头读书,向教师们推荐阅读书目,并不时利用政治学习之机让2名教师上台交流读书体会,共享成长的快乐;努力构建有效课堂。区教育局发出倡议,要求全区教师争做“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全市每所学校教师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了“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体验,人人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