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教育局紧紧围绕“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全面构建和谐教育”的工作思路,分解任务,破解难题,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一是以“合格学校建设”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硬件支持。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全区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全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峄城区教育局从国拨经费中统筹资金1200万元,按照合格学校标准和三年创建规划、年度创建计划,力争利用3年左右时间,把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建设成为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安全整洁、质量优良的合格学校。并依据科学谋划、落实校园“三化” (硬化、美化、绿化) 和器材配备标准化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充实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学校购买新图书,新增书架、报刊架、桌子、椅子等设施,使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软、硬件建设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和加强。2009年的27所学校创建工作将在秋季开学前全部完成。合格学校的建设,进一步夯实了素质教育的基础,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物资保障。
二是以“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为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峄城区教育局按照“面向全员、明确重点、突出骨干”的原则,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将2009年确定为“教师专业发展年”。积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通过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中小学校长课改论坛、读书标兵评选、峄城名师评选等活动载体,全面提高全区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目前,全区磨练合格课已展示示范课近100节,全区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各校“磨课”活动已全部实现常规化。同时,全面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通过为农村中小学上示范课、开展联合教研等形式,以点促面,提高农村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一支高学历、多骨干、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已经在峄城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年”系列活动的扎实开展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三是以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为素质教育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为提升教育质量,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峄城区教育局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在全区学校内部全面推行 “学生成长导师制”,制定出学生成长档案制度、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家校联络制度、个案研究与会诊制度、导师例会制度和多元绩效评价制度以保证“学生成长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全体“导师”注重精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学生成长导师制”增进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家校联系,营造了和谐的育人氛围,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