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认真落实“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以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为总抓手,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投入,推进中小学项目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倾力打造品牌学校,让山里孩子尽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一是大刀阔斧调整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破解全区学校布点分散、规模较小、资源利用率低、规模管理效益不高的发展难题,山亭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完小扩大服务范围、教学点逐步取消”的总体思路,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狠抓落实,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区共合并撤消农村中小学143所,改扩建73所,异地新建4所,呈现出农村“一个乡镇一所初中”,城区“公私并存、竞争发展”的新格局。调整后,全区共有中小学80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11所,小学68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了学校布局均衡化,学校管理规模化,教师队伍专业化,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是加强名校建设,倾力打造各学段品牌学校。2008年启动实施了新枣庄十八中建设项目,集中三所国办高中的优势教育资源,举全区之力创办一所高标准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品牌高中。该工程总投资1.2亿元,设计规模10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6000人,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餐厅、功能室、体育场馆、塑胶跑道一应俱全,内部设施高标准配置,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目前,投资877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区实验小学和翼云中学经过几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知名学校,均获得山东省第三批教学示范学校称号。
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内部设施,美化校园环境。近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630万元,新建校舍42000平方米,维修校舍26500平方米,完成 “三亮三改”项目学校20所。2009年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简称“211”工程),规划投资150万元,在3所学校开展试点,现已正式开工建设。完成了价值1100万元的教学仪器更新任务,惠及我区6万余名学子。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近三年来,全区各学校累计投资3300多万元,大力开展“校园升级达标创建工程”,创建花园式单位3个、绿色学校3所、农村环境育人优秀学校4所、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单位2个,市平安和谐校园8所。2008年4月份为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提供了现场。
四是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普惠政策,促进教育公平。今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计划投入资金3623万元,一、二季度已拨付义务教育经费(含经费补助)1682.2万元,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全覆盖。发放了高中贫困生助学金31万元,惠及620名贫困生;开展了2009年山东省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目前已为465名山亭籍生源申请贷款,涉及资金230余万元;同时,计划年内救助1000名贫困学生。
五是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开展了“教师素质提升年”活动,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实现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开展多层面的教师培训,年均培训教师7000人次,增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推动校长选拔、任用、培养和管理机制改革,建立一支观念新、懂管理、素质高、能力强、有活力的干部队伍。2009年暑期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60余人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研修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管理理论素养。建立教师选拔补充提升机制,实施“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工程,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执行力。今年,从乡镇编制教师和本科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中选拔45名教师补充到区直中小学,着力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
(陈超 薛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