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滕州市教育局专门制定下发文件,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帮扶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明确专人负责,被帮扶单位以帮扶工作为契机,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为实现均衡教育、和谐教育,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工作措施到位。各单位根据滕州市局文件精神精心组织,措施到位。各有关市直及民办学校按照滕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专门成立帮扶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帮扶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做到“四有”、“五落实”: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主题、落实资金和设备”,有效推动了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各单位因校制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根据被帮扶单位的实际需求,开展了“配备微机室、更换课桌凳、送资金、修校舍”等系列活动,从物质、资金上给与被帮扶单位大力扶持。
三是资金落实到位。各单位本着“实事求是、因校制宜、量力而行、行必有效”的原则,周密实施,落实到位。育才中学在资金相对较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36万元,帮助滨湖镇望重小学进行校园硬化、绿化,餐厅改造和购买教学设备;一中为洪绪中学、羊庄中学捐赠帮扶资金各5万元;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共投入资金近10万元为龙阳中学、东沙河中学各帮扶15台新微机;尚贤中学为木石镇峭村小学捐赠资金5万元,帮助其成功创建了枣庄市规范化学校;二中新校、五中、七中、实小及其他支援单位都加大了帮扶力度,分别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帮助结对单位建设了高标准微机室、加固修缮了教学楼、配置了办公设施等,有效改善了被帮扶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
四是指导检查到位。为保证帮扶工作的稳步推进,滕州市教育局成立了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人事科、计财科牵头,深入基层检查指导,统筹协调。各支援学校也根据工作方案,层层落实了责任制,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领导,确保了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陈 超 马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