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坚持把开展普法教育,创建“平安校园”“法制校园”工作摆在整体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五项措施打造法制校园。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峄城区各级各类学校均在校内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还在校外聘请司法局、检察院、派出所等单位的专职法律工作者以及离退休老干部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拥有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教育队伍。共聘请46位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定期在校内开展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常识、安全防范等知识讲座,为师生提供法律咨询,提高了师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结合峄城区实际,教育局制订了“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对“法治学校”创建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和精心部署,出台了《峄城区关于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峄城区法制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使区内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有计划、有载体、有总结、有档案,努力使学校法制教育系统化、规范化。各中小学校按照“法治校园”的评选要求和标准,将开展“法治校园”创建活动与素质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工作。
三是不断完善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各中小学通过设立法律图书室或法律书橱、开辟法制宣传栏、张贴法制挂图、播放法制教育影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部分学校还利用学校网络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和抵抗能力。
四是保障学法时间。各级各类学校均能利用法制课、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法制报告会等途径,以《中小学普法教育读本》、《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教材,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还定期召开座谈会、讨论会,促进师生的学法与交流。
五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校联系卡、举办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让家长乐于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
(陈超 殷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