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目标任务为2万人。我市针对初中毕业生源持续减少的实际,要求各区(市)要按照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合理分解并下达明确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与普通高中招生大体相当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
一是扩大中职招生范围。要求各区(市)和学校要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放宽视野,拓宽生源渠道,多方组织生源,创新招生机制,扩大招生对象和招生范围,多层次、多种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通过开展“初三分流”、春秋两季招生、加大中西部联合办学力度等多种工作措施,扩大招生人数,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同时,要求各区(市)还要根据当地初中毕业生实际情况,及时掌握学生报考动态,动员不参加中考或者参加中考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毕业生直接到职业学校学习。
二是广开生源渠道。进一步放宽招生年龄限制,除了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外,要把招生范围扩大到落榜高中生、返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退役士兵、生产服务一线职工、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创造条件开展就业预备教育。对高中毕业后再接受一年以上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只要学完规定专业课程,经考核合格者,就下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双方的协议约定,一年中多次组织招生。
三是改革中职招生办法。市教育局推进指导性计划与自主性计划相结合的招生方式。即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由学校提出,经区(市)教育局初审后报市教育局核定;并及时将招生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相关信息函告生源所在地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技工学校的招生计划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
四是加强涉农专业管理。为落实好国家实施的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免收学费的相关政策,我市部分职业学校拟开设涉农专业。新开设的涉农专业必须为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公布的专业,并填报《枣庄市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申报表》,按程序审批。
五是强化招生队伍建设。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中职招生队伍建设,抽调纪律性强、业务过硬、政治素质高的教师作为招生工作人员,加强法纪教育与政策培训,实施阳光招生,杜绝暗箱操作。建立招生队伍公示制度,设立专门查询和投诉电话,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各区(市)教育局应加强对各初级中学校班主任、教师和其他人员的教育与管理,杜绝暗箱操作、有偿招生。
六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情况报告制度。为便于及时了解全市中职学校的招生进展情况,从现在起至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