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结合本区教育现状,实施“四项工程”,强基固本,着力优化师资队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实施了山亭名师培养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逐级选拔推荐的原则,在全区教学第一线选拔出10名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理论功底深厚,教育教学及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山亭首届名师培养人选。对他们实行动态管理,培养期为3年,届满考核优秀或称职者由区政府授予山亭名师称号。要求他们在培养期内不得脱离教学第一线,不得担任专职校级领导职务;每年为每人提供1000元补助,用于进修、著书、科研等有关费用;在评先树优和职称评聘时优先考虑;被授予山亭名师称号的教师由区教育局聘为区兼职教研员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教师。进一步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是实施了师资结构优化工程。建立了教师队伍经常性补充机制,落实“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工程”。近几年,将本科以上学历新师资108人充实到中小学教学一线,逐步解决教师队伍“老、缺、弱”等结构性矛盾。建立了城区教师支教机制,出台优惠办法鼓励城区教师到边远学校任教;城区学校选聘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在任教前必须先到边远学校任教。建立了城区优秀艺术体育教师“走教制”,采取专题培训、帮扶培训等形式,对农村艺体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了学校干部调优机制,根据布局调整和中小学管理实际,统筹调配了部分校长、副校长,打破了教育系统干部相对封闭,人员流动慢的局面;学校中层干部实行了竞选制,激发了教育内部活力,优化了资源配置。
三是实施了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建立了区域教研、校本研训、骨干培训、跟踪指导、考核验收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机制。坚持利用暑假时间集中对全区各学段各课任教师集中进行业务和师德培训,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今年暑假期间,先后组织了初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全员培训、小学和初中教师全员培训、职业教育专业课任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资格培训、全区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
四是实施了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程。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之首,常抓不懈。严格落实教育系统“九条禁令”和《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规定,着力抓师德师风整顿。重点开展了有偿家教和有偿举办补习班治理,乱收费和乱摊派等减轻学生及家长经济负担治理,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和歧视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利因素治理活动,完善学生评教、社会评教等监督约束机制,切实加强教师的责任、爱心、人格教育,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陈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