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德育在促进学生成长和推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抓好“九项突出”认真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一是突出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保证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市教育局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愿。
二是突出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以提高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工作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交通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毒品预防、环境保护、节能、反对迷信邪教等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做好问题学生的帮教扶工作,杜绝在校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突出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行为规范。我市规定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是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月。要求各学校认真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枣庄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和《枣庄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小学阶段重点进行遵守校纪校规、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中学阶段重点进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和自觉维护社会公德、社会秩序的意识。职业学校侧重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
四是突出加强三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要以三项活动示范校创建为重点,按照《枣庄市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三项活动。
五是突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市教育局认真调研学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专题讲座,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工作目标,纳入工作计划,做到有安排、有协调、有检查、有评比。
六是突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操。要求各中小学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注重挖掘各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
七是突出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各学校要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建设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培育校园文化内涵,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精神。
八是突出加强特殊群体学生教育,不让一个孩子落队。学校要关注、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残障家庭、流动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机会,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九是突出加强家校联系,健全和完善德育网络体系。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设立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枣庄市网上家长学校的资源平台,全面开展现代家庭教育指导行动,促进家长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各学校要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学生家访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家校联系的家长档案,从而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管理网络。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