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市中区将设立100万元专项培训经费和奖励基金,开展“百名校长、百名优秀班主任、百名优秀教师”的“三百工程”培训,全方位深化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全区中小学的办学品味与办学质量。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市中区教育局成立“三百工程”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设立工程办公室,由师训、人事、教研、教科室、基教、电教仪器、思政、计财、办公室等有关股室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 “三百工程”的调研论证、方案制定、日常管理、指导监督与组织实施,并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时在教育局网站建立专栏,促进信息交流。各乡镇(街道)教委办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各乡镇(街道)“三百工程”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是政策带动,全面实施。2011年初,市中区教育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蓝图,启动教师干部队伍三个一百培养计划。“百名校长”工程旨在培养和建设一支有独特的办学理念、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勇于改革创新、创造明显办学特色的校长队伍;“百名优秀班主任”工程旨在培养和建设一支热爱本职工作、品德高尚、善于管理、素质优良的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百名优秀教师”工程旨在培养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实绩卓著,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专家型教师。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为重点,从建设教育强区的需要出发,坚持面向全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三是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市中区完善了“三百工程”的近、中、远期培训培养目标,并积极创造各种可供选择的进修渠道,每年将至少选出20名校长、20名优秀班主任、20名优秀教师分别进行交流培训,挂职锻炼,外出集中学习,在岗实践。优秀校长与国内名校进行交流培训、挂职锻炼,加强素质修养,提高管理能力;优秀班主任参加专项培训,改进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提高育人能力;优秀教师分期分批赴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山东师大、南京师大等高校集中培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适时从参训的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中择优推荐为市、省、国家级相应项目的培训培养人选,力争有更多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成为市、省、国家级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为“三百工程”人选举办教育教学高级研讨会。通过研讨、交流,提升名教师、名校长和优秀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学思想、方法和经验,提高后备人选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结集出版“市中区三百工程”文库。收集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教育管理和教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突出的教育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改革及研究成果。
四是加大投入,保障运行。首先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培养资金投入,设立“三百工程”培养基地,由名校长、特级教师、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团,以项目形式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指导培养人选。高中名教师培养基地设在枣庄十六中,初中名教师培养基地设在枣庄四十一中,小学名教师培养基地设在实验小学、文化路小学。其次确保资金保障,区财政设立教育科研培训基金为“三百工程”提供专项培训经费和奖励基金,区教育局也将拨出专款用于“三百工程”的实施,各乡镇(街道)教委办和区直各学校(园)增大扶持力度,加大投入,确保“三百工程”顺利实施。
(陈超 张毅 宋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