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全面提升保教质量,保证了城乡孩子“起跑线”公平,六项举措努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一是规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峄城区以全面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坚持“地方负责,全面统筹,合理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全区幼儿园布局调整方案,目前,全区农村幼儿园设点布局及建设规划方案的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有省级试验示范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园4所、市级一类幼儿园14所。今年,全区将投资4000余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达21所,每个镇(街)都将建成能够通过省级认定的中心幼儿园2-3所。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落实主管职能。峄城区教育局始终将学前教育工作作为考核镇(街)教委整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镇(街)教委的年度量化考核。在每年一次的全区教学质量分析会上,都要对学前教育工作做得好的镇(街)教委和办园水平高的幼儿园进行表彰奖励。各镇(街)也在多年的学前教育教学管理中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比如,将学校附设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纳入到所属学校的量化管理,学校校长对学校附设幼儿园行使行政管理职责,镇(街)学前教研员负责全镇(街)学前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建立健全了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落实督导评估制度,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峄城区教育督导室从1996年开始,每学年对全区幼儿园进行一次办园水平督导评估。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从镇(街)学前教育整体工作、中心幼儿园办园水平和办园效益、村级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办园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督导评估成绩全区排名,对管理不善、投入不足、质量下降的予以降类或取消类别;对存在问题严重、整改措施不力的取消办园资格;对办园指导思想明确,办园条件好,管理完善的幼儿园予以通报表彰,成绩纳入年度量化考核。平时也非常注重过程管理和指导检查,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幼儿园办园水平的提高。
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强化幼儿园规范化管理程度,峄城区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峄城区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学校附设幼儿园办园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各幼儿园均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使园务管理有章可循,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五是加强招生工作,提高适龄幼儿入园率。峄城区教育局每年行文下达幼儿园招生计划,明确招生任务;各镇(街)教委、幼儿园均制定实施了幼儿园招生、生源巩固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幼儿园教师分工包片进村入户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适龄幼儿入园。同时,各办园单位也逐步认识到,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育、教育和服务质量、延长服务时间、提高办园水平才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各园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大大增强了幼儿园的吸引力。我区大多数农村学校附设园办起了中、小班,学前三年受教育率逐年提高,有效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训和教研促进保教质量提高。峄城主要通过发挥区实验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保教质量的提高。在近几年省、市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评比中,峄城区均能取得较为突出成绩。
(陈超 殷永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