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按照“建设一批一流学校、办好一批品牌学校、形成一批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启动实施“内涵提升计划”、“质量立校计划”和“书香校园计划”,探索完善规范管理、示范管理和模范管理的“三范”管理模式,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枣庄十六中、文化路小学、实验小学、建设路小学、君山路小学、光明路小学被表彰为全市特色学校,成为全市高中、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名牌学校。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18所、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59所。
二是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扎实开展“名校带动”、“互学互促双提高”和城乡学校帮扶活动,先后组织4批、近700名城乡教师,开展了为期1年的定岗支教,1万多名城乡学生结对发展,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学校发展差距。今年中考,全区和乡镇中学升入省重点高中人数再创新高。
三是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三生教育”、心理健康等六项教育,定期组织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特别是以“奉献爱心,传播文明”为主题的“丝雨”青少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四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全区共建成国家级科研基地5处,省级14处,市级30处,市级以上实验课题236项。高考本科过线人数逐年攀升,初中、小学教学质量保持全市一流水平。
五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每年公开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今年计划招聘区直中小学教师60名。每年投入300余万元,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校长,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目前全区共有省、市特级教师11人,省、市、区级教学能手460余人,7名校长被评为省、市名校长,1名校长被评为全市年度教育创新校长。
(陈超 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