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示范县创建的成功,使峄城区成为全省第39个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枣庄市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的创建工作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标志着峄城教育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峄城人多少辛勤的汗水。自2010年3月峄城区委、区政府提出创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峄城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峄城区委书记刘振学多次在会议上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怎么抓都不过分。创建以来,峄城区多次召开高规格会议全面部署、调度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专题研究推进创建工作。为加快创建步伐,区里先后召开了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各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专题调度会,与各镇街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视察。
该区各级党政牢固树立“政府第一”的投入观念,全面加大教育投入,不仅该给教育的钱一分不少,而且还竭尽全力将资金投向教育。仅开展创建以来,该区累计投入就达3.5亿元,新增学生用微机3000台、教师用笔记本电脑2800余台、多媒体近1000套。新建小学科学实验室34口、中小学综合实践室54口、中学理化生实验室33口;配备综合实践器材488套、橱柜560个;新配备音体美卫器材1.2万件(套);配备图书46万册,总码洋1110万元。为实现规模效益,撤并了四分之一的薄弱学校,减少学校21所。今年该区投资1.1亿元,开工建设项目35所,新征土地220亩,新增校舍面积8.
“一切以质量为核心,一切以育人为根本,一切以管理为基础,一切以队伍为保障。”峄城区教育局局长孙中军谈起峄城教育近几年的发展经验,如数家珍。
该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抓手和突破口。建立了教师的正常补充机制,去年为农村学校招考教师30人,今年53人全部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学一线。近两年先后对40余名不同层次的教育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近100位教师交流到区直学校任课锻炼,80余位城区教师赴农村支教。多种措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年、读书活动、系列论坛、全员磨练合格课、全员育人导师制、系列名师评选和特色教师评选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共培养出省级以上名师22名,市级名校长、教学能手、课改标兵184名,6项国家级课题、84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通过结题。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建立起发放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由区级财政按照统一标准发放城乡教师工资,统一落实增资政策,区财政一次性投入资金3300万元统一全区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政策,真正实现了城乡教师同工同酬。
高投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普通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艺术教育成果显著,在全市高中学生音乐、美术特长生基本功比赛中枣庄一中分别获得两个第一名。区职业中专成功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2.2%,85%的幼儿在公办幼儿园就读,幼儿园公办教师比率达56.5%,我区学前教育工作经验在全省及全市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交流。
如今,峄城的任何一所学校,哪怕是最偏远的教学点,无不显示出现代时尚的教育元素,充满着清新高雅、催人奋进的教育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张增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