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山亭区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队伍良好形象
深入开展“学习身边师德榜样,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活动;开展“铸造校魂,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爱岗、敬业,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签订师德责任书4300份,签订禁止上班时间饮酒责任书、有偿家教责任书4000份,签订优化发展环境目标责任书4437份。公开师德举报电话、设立师德举报箱,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
二、强化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教育干部培训,组织教育干部到曲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进行高级研修,组织校长论坛,促进干部的专业化发展成长。组建全区各学科名师团队,选拔培养“五名工程”名师20人,坚持每周一次学科教师培训;开展暑假高、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培训等8项培训10000人次;组织全区1500名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全员体验式培训。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优质课、说课比赛,进行教师专业知识竞赛、三笔书法比赛、普通话比赛、教学新秀比赛等8种专业成长途径,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成立学前教育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依托职业教育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20人。
三、强化教育科研工作,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优化教研员队伍,推行竞聘上岗制和目标责任制,建立教研员帮包制度。每个教研员分别帮包三所学校,进行教科研指导,优化教科研环境,提升科研能力。创新教研机制。采取“五四制”,深入学校,进入课堂,每周四天时间到各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究、课题实验、新课程示范课、各类学科评优和竞赛活动;制定教科研制度,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有效提升学科教研水平,架构教师成长桥梁。
四、强化教师交流机制,联合高校拓展师资队伍
开展教师成长交流活动。校内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师徒结对,城区中小学高级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交流活动。组织农村学校教师积极到省市名校挂职锻炼。建设校际交流平台。大力开展区域内外校际联盟,互派教师、教育干部进行交流学习,区翼云中学和滕州尚贤中学、峄城东方国际学校结成三校同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与枣庄学院等高校合作,为30名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进一步增强农村薄弱学科教师师资力量,缓解薄弱学科教师不足问题。
(陈超 许来枫 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