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佩戴执勤袖章的人站在校门口,一边疏导放学回家的学生过马路,一边指挥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一千多名学生便安全有序的离开了学校。这是1月9日,记者在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看到的一幕。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全是该校“家委会”工作带来的结果。
曹庄小学是峄城区最为偏远的一所乡镇小学,门前大路是台儿庄古城旅游观光大道。由于过往车辆较多,且又互不相让,过去一到放学时间十分拥挤,虽有教师在门口指挥,但效果不佳。这些,让学校为难,令家长担忧。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去年九月份,该校决定成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记者了解到,该校的家委会下设“五部”:即学生成长导师部、生活安全指导部、家校和谐联络部、家庭教育指导部、教育教学监督部。因此,自从“教育教学监督部”的热心家长天天在校门口执勤,每天上放学时的交通拥堵才迎刃而解。
采访那天,正赶上学生吃饭。每一排餐桌旁,都站着一个佩带执勤袖章的女同志,她们还不时的为学生添菜盛汤,那样子仿佛在关爱自己的孩子。
见记者不解,陪同采访的校长厉浩介绍说:“她们都是‘爱心妈妈协会’成员,在这里帮助食堂人员分发食物、维持秩序、洗涮餐具。”
曹庄小学目前近300余名孩子是留守儿童,由于家距学校较远,每天的午饭只在外凑和。为解决这些孩子的吃饭问题,该校办起了“爱心餐厅”。看到餐厅人手不够,一些热心的家委会成员,便自发地成立了‘爱心妈妈协会’,每天在这里服务,既能让孩子们吃的舒心,又对伙食质量及卫生进行有效的监督。
“现在有60余名家庭困难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家委会成员刘艳萍告诉记者,这些免费午餐的费用,都是家长们捐助或协调得来。
食堂负责人说,自从家委会参与以来,食堂的饭菜从质量到数量,从品种单一到花样繁多,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并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从站在学校大门之外的“看客”到学校管理的“当事人”,曹庄小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助力学校破解多项工作难题,推动着学校的良性发展。
图为一名家委会成员正为孩子盛汤。 (胡乐彪 孙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