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微课能够将一个问题在很短的视频中得以很好的解决,是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切实做好我市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为项目开发组开发资源指明方向,市教育局电教馆于4月22日在枣庄十五中西校举办了“2013年枣庄市微课制作培训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焦建利受邀作了题为《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专题讲座。来自全市40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
焦教授首先阐述了微课的定义,说明了究竟什么是微课;分析了微课与课堂实录的差别就是短、小、精、悍;明确了微课分为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和其他等几种类型。接着介绍了微课的起源和发展,从国外的可汗学院、颠倒教室(反转课堂)到中国“微课”提出的第一人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
焦教授重点讲解了如何设计微课。提出对于微课设计与开发,技术是教师的一大障碍;而真正好的微课,技术确是次要的,创意和教学设计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教育性、目的性、趣味性、重用性的设计原则出发,详细论述了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循环模型。并演示了七种制作方法,推荐大家学习中国微课网站上的制作方法,并鼓励大家参加比赛。
焦教授强调,微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微课能够促进混合学习的发展,拓展现有的课堂,做到因材施教和分类教学,使得教育教学达到应有的高层次的均衡水平。最后,焦教授又围绕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与参加培训的学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市教育局电教馆黄海馆长要求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全市微课制作和应用,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要明确微课对于教育教学的变革作用,微课能够延伸我们的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重难点知识;能够有效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解决大多数家长不能辅导孩子的问题;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最后,黄馆长强调这次培训仅仅是一个起点,只是一个引子,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相信在全市教师的共通努力下,枣庄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会早日开花结果。
(电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