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引领高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亲身实践,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激发其研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高一新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养。市教育局在今年中考结束后再次向全市新高一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性作业,号召高一新生利用中考后的闲暇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课题、活动设计和社区服务。活动得到了各高中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教育局组织相关专家到各区(市)进行了巡回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84个,二等奖258个,三等奖207个,优秀辅导奖442个。
本次评选活动中,大多高中学校措施得力,活动组织有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中考结束时即发放市教育局的通知,高一新生报名时发放学校印制的活动手册或活动任务书,对指导教师进行分工,并公布了指导教师的联系电话,在假期中很多指导教师认真履行职责,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开学时及时收缴作品,进行校级评选,并指导学生利用军训时间对入选作品再加工,以迎接市级评选。
通过为期一周的巡回评选,总的来看,枣庄八中、枣庄十六中小发明作品创意好、质量高,枣庄十八中的课题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市中区和滕州市教研室对本次活动所进行的培训、督查和评选等措施有效的促进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少数高中学校对本次活动重视不够。活动有布置无检查放任自流,存在应付现象,致使该校高一新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质性地开展。
2.小发明少,小制作偏多。除枣庄八中和枣庄十六中的作品外,其他高中学校的作品还停留在纸艺、泥塑、废物利用等小制作上,学生的发明创造作品数量少,质量差,科技含量不高,与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极不相称。
3.小课题研究存在作假现象。有的学校的小课题研究报告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甚至连外地的地名、学校名都没有更改;有的小课题研究有名无实,缺乏过程性、实践性资料;有的学校印制的研究报告表格设计不合理,限制了学生的填写。
4.社区服务缺失。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是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能够做到、最容易开展的一项活动。但有的学校整体缺失这方面的活动成果,让学生失去了在社区事务中学习、为社区服务的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