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党建铸魂、立德树人”品牌,开展德育工作“三大行动”。加强组织建设,党建统领作用显著增强。积极打造“党建铸魂、立德树人”品牌,培育“红烛先锋”“‘1+X+1’党建联盟” “新雅党建育新人”等“一校一品”91个。实施“教师信仰初心锻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育人力量凝聚”三大行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4所学校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有1所学校德育工作案例评为全国典型(全省10例),5门思政课评为省级“金课”(全省52门),1名教师评为全省思政课年度人物(全省14人),培养了以泰山救助病患男童的滕州五少年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少年;形成关工委、工青妇、公检法等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育人的新局面。市委主要领导对党建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和德育三大行动分别做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高质量开设“空中课堂”。制定新冠疫情校园防控方案4版,组织复学演练2000余次,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学段有序复学。建设枣庄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发线上教学精品课程资源,利用7种渠道9种平台,实现“空中课堂”四个学段全覆盖,完成授课4953课时,5个线上教学典型案例被教育部推广,占全省优秀案例的31%。实现了59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一个不掉学”,64万名学生“停课不停学”。
三、三项“清零”全面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8所,新增学位3万个,完成1198个56人及以上大班额班级“清零”;完成66所社区配套园整治“清零”;控辍保学劝返复学220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动态“清零”。
四、成功举办第二届匠心文化论坛,中职教育“赢未来”。 11月5日至7日,第二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专家学者、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及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围绕匠心擘画、匠心之源、匠心融创、强国之基、高远务实等职业教育板块进行交流对话。在全市中职学校实施赢未来行动计划,实施文明习惯养成行动、社团课程普及行动、专业技能提升行动、职教高考圆梦行动,技能大赛、职教高考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教师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师政治业务培训,严格规范从教行为,改革教师招聘工作,强化市级统筹,推行面试前置,时间适度提前,全市补充教师2828名,城乡交流教师4378人。薛城区“县管校聘”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全区5088名教师参与竞聘。涌现出樊兴举、吕文娜、刘真标等“全国好校长”和省、市“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6个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挂牌运行,组建了38个市级学科中心团队、556个学科工作室。认定枣庄第一期名班主任20人。22人入选国家、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六、新课堂达标助推教育教学质量再提高。聚焦“把枣庄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这一目标,通过搭建“联研、研修、教育云”三大平台,以“引领、推进、管理、评价”四个机制为抓手,构建起新课堂达标“134”推进模式,形成了全区域、大样本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范式。中小学课堂效率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20年高考,有2名考生并列全省第二名,1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本科上线率达到54.75%(全省的上线率为51%)。在2020年全国高中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11人获得一等奖,获奖人位居全省第5位。
七、教育服务凸显温度。积极推进小学课后服务、万师访万家、家委会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协调住建、公安等部门,打通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推进午餐配送等服务,切实解决家长需求;积极创办“规范+严”、有温度的枣庄考试,实施“流程再造”“一网通办”“零距离”考试服务三项改革,枣庄招生考试“规范+严”经验全省推广;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65件,11月为建议提案办理月,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举办建议提案办理座谈会,加快建议措施落地,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第7位。
八、集团化办学、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市组建教育联盟集团25个,补齐薄弱学校短板,形成了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办学格局。枣庄十五中形成“一校四区”新格局,实现一校四区同频共振。滕州市实施“一校多区、结对联盟、学区化办学”融合发展模式,新投入使用的龙泉实验学校出现“未招生就满员”的现象,实现了办学“开门红”。台儿庄通过“名校+新校”、“中心校+村小”的方式,实施“四联双推”工程,成立联研共同体16个,帮联结对学校45对。枣庄三中新城校区三期工程进展顺利,枣庄一中东校重建后启用,枣庄市实验幼儿园牵头建立源共建共享联盟。
九、教育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2020年全年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逾10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7000余万元,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断完善助学贷款工作,为9578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贷款申请,申请总额7800余万元。通过城镇优质学校结对帮扶,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支教帮扶,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师招聘方面倾斜帮扶,提高乡村学校教师待遇助力帮扶,全面提升了269所贫困乡村学校和幼儿园的办学办园水平。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市教育局选派40名优秀干部教师先后到新疆、西藏和重庆等西部地区开展送教帮扶工作,得到了当地师生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十、建立“平安校园123”机制,筑牢校园安全屏障。构筑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抓安全的工作格局,坚持学生自治、学校主治、家校共治、社会各界联合治理、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治理“五治并举”,保障校园平安稳定。建立“平安校园123”机制,人人签订1份“校园安全履职践诺责任书”,力促校园安全管理见人见事;校校建立2本校园安全台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台账),力促校园安全风险点可管可控;落实校园安全“3个百分百”措施(专职保安配备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联网),力促校园安全和谐。
枣庄市教育局
202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