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市教科院召开新高考研讨交流会议。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教科院院长邓淇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教科院高中学科教研员分别结合学科实际,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要求出发,就2021年高考命题的立意、选材、设问以及应对策略等维度,进行了深度交流研讨。
会议认为,2021高考将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高考的核心功能,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重点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情境化是高考试题的基本特点,考查“新情境下实际问题的解决”是考试的焦点,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是考试基点。对下一步的复习备考工作,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牢牢把握考试的内核,加强对社会热点、重点文献、训练方式方法以及“备—教—学—评一致性”新课堂的研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邓淇在认真听取各位教研员的发言后指出,2021年是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二个年头。随着新的《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和新教材使用的全面铺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和方式方法均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落实新课程、适应新高考是当前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
邓淇要求,面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考验,各学科教研员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领头雁作用,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科驾驭能力。
邓淇强调,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的引路人,既要善于“布大局、谋大事”,加强团结协作,带好学科团队,充分发挥各级兼职教研员的作用,打造好教研梯队;又要善于“单兵作战”,围绕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发展的薄弱点和待提升点,充分利用新课堂达标这一工作抓手,开展深度研究,做好四项服务,努力为开创具有枣庄特色的教研工作新局面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