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明确目标,严把注册关。山亭区教育局以形成“区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集体办园为主体,个体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坚持“谁办园谁出钱,谁受益谁负担,政府适当扶持”的原则,建立财政支持、举办者投资、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幼儿园自筹等多元投资机制,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严把办园资格审批注册关,联合有关部门对不具备办园条件、未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坚决取缔。
二是合理布局,提高入学率。按照“规模办园、就近入园,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分乡镇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目前该区共有幼儿园154处,基本满足了学龄前儿童入园的需求,五岁儿童入园率平均在96.5%,部分乡镇已达到了100%。同时建立学前教育的扶贫帮困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形式。通过举办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建立教师交流机制等形式促进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学前教育的新方法,充分挖掘利用农村丰富的环境资源和乡土材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四是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区教育局要求各幼儿园落实工作职责,实行园长负责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使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加强对园内卫生、食品安全、玩具清洁、活动场所和幼儿园周边环境等督导检查,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保教质量、教师待遇等内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并纳入年检范围,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要。
(陈 超 薛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