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保量完成中央新增教育投资项目
“保质保量地完成中央新增44亿元教育投资项目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今天,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昆明举行的全国部分省份加快推进农村初中工程和特教工程建设工作部署会议上这样着重强调。她要求参会的各地教育部门的代表要立即向“一把手”汇报会议精神,要将这项工作以天以时地加快推进。
这次会议是由教育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的。地处南方的中西部12个省(区、市)教育和发改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根据各地实际,交流了工作情况,同时也都谈到自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以来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程开工率高,但完工率低,工程进程缓慢,加快工程进度的任务还很重。
陈小娅说,党中央、国务院为扩大内需,在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工程项目资金中,教育占44个亿,其中用于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的资金就达30亿元。因此,在完成44亿元教育投资项目中,工作的重点是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这些工程项目都安排在中西部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聚居县、革命老区县和边境县,这对当地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同时也要求我们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很好地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的战略部署。
自国家去年开始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以来,已先后投入40亿元资金,今冬明春又将分两次共投入60亿元,投入资金将达到100亿元。为很好地完成项目投资任务,陈小娅强调,有些事要特事特办但又要按照程序进行,各地在这方面要创造经验。还要加强督促检查的力度,尤其对工作不力的地方,各省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下一步的工作,首先要将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上来,打好今冬明春这一仗,用一年的时间完成3年、4年的任务。在实施项目中,要加强组织管理和领导,要把抓责任意识、抓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抓工程质量、抓进度贯穿始终。同时,所有的工程都要在阳光下实施、阳光下运作。
■新闻链接
■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是为巩固“两基”成果,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初中生活设施紧缺的问题,支持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县和边境县的6000多所学校新建、改扩建校舍1300万平方米。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按照《“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680余所特殊学校的建设。此前,已安排中央预算投资2亿元。此次中央安排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4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用房、康复训练用房及学生生活用房,以及购置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备。
■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的总体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对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了总体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突出重点,认真选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尽快抓好组织落实,管好用好中央投资,发展改革委召开了部署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的紧急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选准选好项目,尽快组织落实;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强化监督审计,防止铺张浪费。同时,纪检、监察、审计、稽查等部门将联合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