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走职成结合的路子,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确立了城区四个街道职成教中心着重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其中龙泉街道职成教中心率先启动,联合社会力量成功创办了滕州科技职业高中,现已发展年招生近2000人职业办学规模。北辛街道职成教中心依托市第一成人中专实施职业技术培训,现在校生达500人。
二是广泛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在全市镇街职成教中心建立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经过近几年的运作,目前已有龙泉、北辛、羊庄、善南四处职成教中心创建成为省、枣庄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年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
三是走校企合作、以企养校的路子。鼓励镇街职成教中心实施校企合作,并要求做到生产与培训、培训与就业、创收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滨湖职成教中心引资120万元创办了医疗器械厂、木器加工长、汽车维修厂,张汪职成教中心引资60万元创办了童车生产线,柴胡店职成教中心引资40万元创办了低烙钢球场,羊庄职成教中心建成了人用假发生产车间,界河职成教中心开办了脸谱制作工艺等。这些实体的创建,为职成教年直接创收近2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400余人。
四是扎实开展其他特色培训。在开展常规科技培训的同时,各单位又发挥各自优势开辟办学新途径。如开展社区服务、书画艺术培训、武术培训等。这些新理念的形成与确立,有效盘活了成教资源,增强了成教办学活力。
(陈 超 马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