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充分发挥“行风热线”、“市长信箱”等媒介作用,通过聘请教育行风监督员,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信,组织“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社会评教育、教师评校长、基层评机关”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行风民主评议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是对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更加重视。各学校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作为学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对评议工作认真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落实评议活动各阶段的内容,确保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更加贴近基层。“人人代表教育形象,校校都是教育窗口”的教育行风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广大教职工、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民主评议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合理化的建议,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经常视察教育工作,积极为教育工作献言、呼吁、呐喊,为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是评议结果更加令人满意。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群众综合评价近几年最高满意率为97.9%,最低为84.3%;以满意度为划分标准,满意单位达86%,基本满意单位14%,没有不满意单位,评议结果令人满意。
四是评议活动更加改进教育工作。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和掌握了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的我们教育内部平时并没发现,仔细分析很有道理,吸纳和改进之后对工作有很大的提高和推进,正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是评议活动使社会更加理解教育。召开专门座谈会,是行风评议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通过面对面座谈会向社会各界通报教育工作的情况、困难和问题,征得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知情、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教育面临的客观困难和苦楚,真正达到了更加理解教育、更加支持关心教育。
六是评议机制更加规范。教育系统进一步完善了行风评议机制,改进评议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公信度,使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陈 超 朱成民 徐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