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政办发[2009]56号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建设学士后流动站的实施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
为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尽快成才,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学士后流动站建设。为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储备青年人才,发挥其调节就业高峰的作用,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本领,形成高校毕业生预备就业工作机制,健全高校毕业生创业体系,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内容
学士后流动站,是指依托企事业单位等设立的机构,为有就业愿望且暂时尚未就业的应届和往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及预备就业岗位。
设立学士后流动站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双向选择、择优使用的原则,接收高校毕业生到学士后流动站锻炼,并给予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实践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实践期满后,经双方同意,可以签订聘用合同,也可以另外择业。
三、建站要求
(一)建立学士后流动站的申报条件。
1.建站单位属市内知名企事业单位,一般座落于区(市)驻地,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较大的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2.建站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在本地或全市同行业中位居前列。
3.社会形象良好,工作成效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和群众认可。
(二)建立学士后流动站的具体程序。
1.按照逐级申报、审核、认定的原则,申报单位向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建站申请,并提供当年度学士后流动站岗位用工信息。
2.在接到建站申请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对申报单位进行考察,按照申报学士后流动站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审核认定。
3.领导小组负责审批市级学士后流动站,由市政府颁发学士后流动站牌匾。
(三)学士后流动站的考核制度。
1.学士后流动站实行年度考核制度。
2.通过年度考核的,继续保留学士后流动站称号。
3.年度考核未达标,需撤销市级学士后流动站称号的,可由领导小组直接确定,也可由其他单位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经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撤销。
四、进站要求
(一)学士后流动站进站申请条件。
1.应届高校毕业生(含普通本、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院校和民办院校);两年内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2.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3.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良。
4.党员和学生干部优先。
(二)学士后流动站进站具体程序。
1.市设立学士后流动站咨询报名联系点。报名联系点设在市教育局。
2.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需登陆“枣庄教育网”(www.zzjyw.cn)预报名,然后持本人毕业证(有学士学位的持学士学位证)、户口簿或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就业推荐表的原件及复印件到市教育局现场报名,由市教育局进行资格审查和确认。
(三)进站待遇。
1.高校毕业生在学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单位应为其多提供锻炼、培训机会,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和指导。
2.设立学士后流动站的单位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月工资一般不低于800元。
3.单位如需招聘员工,优先考虑进入学士后流动站的高校毕业生。
4.对进站的高校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的,市里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学士后流动站的单位须与进站高校毕业生签订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枣庄市学士后流动站进站见习协议》。
2.高校毕业生在学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建立学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双方可随时签订就业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也可提前终止进站见习协议。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团市委及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枣庄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全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二)突出服务重点。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结合发展煤化工、发展文化旅游和加快城市建设“三大战役”,市政府选择了首批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事业单位挂牌成立学士后流动站,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市里将依托学士后流动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将对口专业及相近专业并有参加培训愿望的大学生纳入培训范围,根据用人单位具体技能需求分类分批进行培训。
(三)强化宣传发动。各级教育、人事、劳动保障、团委等部门单位要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推介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吸纳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加盟。要借助各类媒体,面向社会发布学士后流动站工作信息,及时发现、培育、宣传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各高校要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网络、宣传栏等,采取讲座、班会、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向在校大学生介绍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情况。市教育局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汇总企事业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工信息库,在市学士后流动站专题网站上发布,以方便高校毕业生查询。各高校、各建站单位要建立学士后流动站专题网站或网页,与市学士后流动站网站相链接,实现信息共享。
附件:1.枣庄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枣庄市首批挂牌成立学士后流动站企事业单位名单
二〇〇九年七月七日
附件1:
枣庄市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赵联冠 (副市长)
副组长:王其勇 (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 磊 (市教育局局长)
成 员:王明鹏 (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枣庄贵诚集团购
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永维 (市经贸委副主任)
王胜黎 (市教育局副局长)
吕 飞 (市人事局副局长)
郑金福 (市财政局副局长)
陈业江 (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
胡安源 (团市委副书记)
孙建国 (枣庄三中校长)
丁 辉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 立 (山东泉兴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胡勤海 (市太保财险公司总经理 )
徐龙泉 (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万莲 (枣庄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殷允夷 (枣庄丰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附件2:
枣庄市首批挂牌成立学士后流动站
企事业单位名单
1. 枣庄三中
2.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3. 山东泉兴矿业集团公司
4. 市太保财险公司
5. 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
6. 枣庄贵诚集团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7. 枣庄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8. 枣庄丰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