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部门联合举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山东1000万打造齐鲁名师名校长
在全省遴选100名骨干校长作为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遴选100名中小学教师作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培养周期为5年,进行重点培养,打造齐鲁名师名校长。根据培养方案,自2009年起实施首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实施第二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省财政为此提供专项培养经费1000万,在培养周期内为每位人选提供5万元的专项培养经费,培养周期结束、经考核合格后,命名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
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功实现首批放款6600万元
4.山东两高校试点招生录取方式改革
今年高考录取过程中,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高校4个专业开展录取方式改革试点。让大学教授组成专家组参与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与高考录取“硬挂钩”,在1:1.2的投档比例范围内,高校专家录取组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中学校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本专业相关学科成绩等综合指标来录取学生,改变了原来单纯机械地按高分到低分来录取的方式。综合素质试水高招录取,此项改革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破冰之旅”。
5.全省高二年级秋季开学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
2009年秋季开学,山东省高中高二年级打破传统行政班级统一授课模式,全面实行选修模块“走班制”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课程表,他们将根据所选课程模块的不同,在不同的教室间“走班”上课。为顺利推行“走班制”,山东省教育厅设计了“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全省各个高中学校必须将课程设置、选课情况上传到该系统,全社会可在网上查询、监督。
6.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65万人,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2009年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6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59.3万人,研究生5.7万人,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加44万人,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60万人的目标,全省学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增加。
7.2009年我省高等学校43门课程入围国家精品课程
2009年我省高等学校43门课程入围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本科课程19门,高职高专课程24门,使我省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总数达到了139门。其中,7所高校实现了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含2所本科院校、4所高职院校和1所成人高校,使我省国家精品课程覆盖学校达到了38所。
8.山东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全覆盖
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在山东得到高度重视,省教育厅组织得力编写队伍,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按照政府采购的形式免费发放到学校和学生手中,大学生《读本》已发放给全省144所高校的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共160多万册,中小学《读本》发送260余万册,把“三进”工作纳入校本课程中来开设,并对大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实现了“三进”工作在大学、中学、小学的全覆盖。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第二巡回指导组在山东指导检查后,评价山东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对全国有借鉴意义”。
9.《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获通过
10.山东省教育厅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信息来源:省教育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