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姜屯中学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坐落于古滕国腹地,这里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实践地,因战国时期滕文公施善政而闻名于世,故称“善国”。姜屯中学依托属地文化,彰显文化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全方位营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善”文化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走进姜屯中学,便被浓厚的“善”文化包围起来。
一是凸显“善”字氛围。学校在走廊的墙壁上悬挂有介绍滕国历史的挂图以及以“善”文化为主题的图片,打造《孟子·滕文公》文化墙,雕刻了“百体百善”书法墙等,将校园里的楼房分别命名为知善楼、行善楼、立善楼、崇善楼、扬善楼等。还将“善”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专门制作了宣传栏并加以诠释。在2000余名学生当中,营造了继承善的传统、推行善的教育、弘扬善的文化的浓厚氛围,使校园变成了“善园”。
二是立足“善”学塑灵魂。学校成立了善文化教育研究会,编写了《为善三字歌》读本,开发了校本课程,同时把善文化教育和各学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把课堂作为善文化培养的主渠道,讲授“善”的知识,倡导“善”的观念,传播“善”的文化,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理解了“善”的核心内涵。
三是倡导“善”行写人生。善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以致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校着力实施“日行一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细微处做起,从具体的小事情做起。学校推行“行善日记”,每班一张“日行一善”授星榜,引导学生天天有善行记录、写行善心得,让学生意识到“日行一善,善微亦可贵;善形一生,善恒品自高”。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善文化教育活动,如善故事演讲比赛、善言善语交流主题班会、善文化手抄报展览、“善在我心中”征文等,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行善激情。
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倡导“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的思想,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引发了“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效应。
信息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