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小学高度重视应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了全员发动,全员参与,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并结合学校实际,多措并举,立体构筑学校安全防范网络,防患于未然,确保了师生的在校安全,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全国优秀平安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明确管理责任到人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各级部、各班级、幼儿园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完善了应急安全工作管理网络,推动了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和学校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有指挥中心具体牵头协调,学校各处室、各级部、班主任、信息员、任课教师各负其责配套联动的应急管理格局。为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完善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全体教职工人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职能部门(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成员是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实、抓细、抓好学校的安全工作。特别出台了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对渎职、失职或玩忽职守造成安全事故者,在评优、职称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
完善应急安全预案 强化安全制度建设
学校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指导纲要》为指导先后编制了《立新小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预防楼梯踩踏紧急疏散演练、防震逃生自救预案》、《立新小学防汛、防火预案》等各种校园安全预案、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知识,同时建立健全了应急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应急值守制度、信息员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应对细则、处置程序,并将以上内容汇编成《枣庄市立新小学安全工作制度》一书方便教职工学习。
构建安全教育体系 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学校把宣传教育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场所和空间,创新形式,广泛宣传,利用班队会、《立新学园》、校园网、显示屏、班级宣传板、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每年把3月、9月定为安全教育活动月,开展了邀请“安全专家进校园”、“学生家长送安全进课堂”、应急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应急安全手抄报展、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自2008年以来,学校每年在4月、11月有组织的开展“学生家长送安全进课堂”活动,邀请部分从事交通、法制、消防等工作的学生家长来校对学生进行应急安全教育。通过开展这些系列教育活动,有效地构建了我校的应急安全教育体系,拓展了师生学习应急知识的有效空间。
细化应急安全管理 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一是学校定期召开安全联席会议。学校定期召开安全联席会议,布置工作,及时进行检查、整改。形成了安全工作日程化、制度化、经常化,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直接抓的良好氛围。
二是畅通安全信息网络。为保证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理,学校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值班制,各相关人员按时到岗,轮班时间做好协调,不迟到、早退,不空岗,应急办和办公室每天轮流进行一次督查,同时要求各人员手机24小时开通,保证信息网络畅通。
三是加强门卫管理,严把校园安全第一关。学校制定了《立新小学门卫值班制度》,通过专设周四家长接待日、提前预约制,给老师、学生配发工作证、校牌,幼儿园家长实行出入校门和接园双卡制等手段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学生在校期间离校,班主任、家长必须同时填写《学生在校期间离校证明》,门卫才放学生及家长出校门。学校投入8万余元安装了监控系统,校内外安装了14个摄像头,实现了无缝覆盖,现在正在和公安监视系统联网。招聘了6名年轻保安,配齐了电警棍、防割手套、催泪瓦斯、防爆钢叉等警用器材,并设有专职夜班保卫人员夜间值班,真正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措施,确保无发生各类案件和事故。
四是制定执勤护导制度。针对学校靠近市区南北交通主干道解放路和校门口道路连接居民小区主要通道,来往车辆行人密集、学生上放学恰逢上下班人流高峰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执勤护导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学生上放学安全:一是在学生上学时段,每天有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带领四名党团员教师,预备铃前半小时到达校门外安全执勤点,放学时提前五分钟到达校门外安全执勤点,连同保安在内,在学生上放学时段,东西校门各有5位安全执勤人员,护送学生安全到校和安全回家。二是经过科学论证,选定了七个家长接送点,规划了家长止步线并且设置了温馨告知牌:“学生能自理,家长请止步”,在放学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站队并送到接送点。三是多方协调征得市交警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对过往学校外的几条交通主干道实行机动车限时通行,并设置了四个限时警示牌,由值班的干部、党团员教师,对不执行规定时间通行的车辆进行疏导。学校还严格要求学生上、放学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穿越解放路必须走过街天桥。严禁学生骑自行车上学。以上措施确保了学生的上、放学安全,特别是让不能亲自接送的家长感到放心。
五是制定特殊措施,切实做好楼梯、上放学安全。针对学校班级集中、楼梯较窄,学生在集会、升旗、课间操时下楼集中的情况,把校级和中层干部分工到楼梯负责安全,并严格要求班主任老师带队上下楼,第二节课的老师每到课间都要到楼梯口值勤,负责学生课间和上下楼安全。而且在楼梯上划出上行、下行线,并对班级上下楼的楼梯、所用厕所进行了分配。针对放学时学生下楼较集中的实际情况,学校在原来一、二年级错时提前5分钟放学的基础上,又把三年级学生放学时间提前5分钟错时,这样分散了学生上、下楼的人流高峰。这些措施的严格实施,切实维护了学生上、下楼的秩序,确保了学生的安全
六是制定安全隐患排查、专人维修制度。学校制定了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每学期初,学校组织各班主任对班级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将排查表报到总务处,总务处安排专人维修,并将维修结果记录在案,交德育处存档;组织德育处和总务处对学校校舍、用电、供水、供暖、体育器械等设施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学校还安排专人不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只要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排除。
七是不定期治理周边环境。学校为治理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成立了驻校民警治安办公室,文化路派出所一名副所长每周定期来校协助学校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定期邀请行政执法、卫生监督、工商、公安、交警、居委会的同志来校参加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座谈会,并成立治理学校周边环境联合小组,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扎实开展应急安全演练,强化学生应对能力
为切实加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学校每年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演练。每年3月、6月,学校都要分级部各开展一次防地震逃生自救、防楼梯踩踏疏散演习活动,2011年防地震逃生自救活动中,学校4000多学生从各楼层有序、快速疏散到紧急避难所仅需5分多钟,这比08年的8分钟缩短了将近一半的时间;2009年、2010年分别邀请了市中区消防大队、市消防大队的官兵来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周暨“火海”逃生疏散演习活动。2010年,学校还邀请市中区治安大队民警对学生进行了遇到歹徒如何安全防范、恰当处理危机的演习活动。这些体验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自防自救能力,受到师生及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陈超 徐良 白建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