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峄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掀起了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县的热潮。原坛山中学合并到枣庄市第28中学,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多,师资力量进一步壮大,实现了强强联合。开学伊始,便展现了新的面貌。
雄伟、壮观的校门,拔地而起的新建办公楼,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映衬着学生们红扑扑的笑脸,表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热情。
1100名新生的到来给28中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给28中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升旗、军训、动员会,一个个壮观的场面,展示了28中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两校合并后共有领导干部31人,为组建一支精干的领导干部队伍,学校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实施了领导干部竞聘上岗,通过笔试、面试及竞聘演说等程序,共有13位领导干部竞聘上岗。这13位领导干部均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3年以上,且在不同的岗位上均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刚开学,便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风采。
合并后的教师队伍达到204人,其中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89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56人。雄厚的师资队伍为枣庄市第28中学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8中变了!28中的师生变了!28中的管理变了!
加大基础建设的力度,全力提速基础建设的进程
创建山东省教育示范县,28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基础设施不足,为确保省教育示范县创建的圆满完成,确保学校有足够的办学条件,教育局党委专门召开党委会分学校分任务协调学校敦促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局党委的指导下,学校校委会一班人分工合作,盯紧守死,不放弃一分钟的工作时间,全力配合施工队伍切实解决施工进程中的资金不足等问题,现学校综合办公楼主体工程已完成5层,预计年底可交付使用。在紧抓办公楼施工的同时,兼顾操场的硬化、绿化工作。目前,塑胶跑道已铺设完毕,场内草皮绿意盎然。
加强“三结合”安全教育网络建设,确保师生安全
新学期伊始,枣庄市第28中学在教育资源整合之后,在校人数急剧增多,为确保师生的安全,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学校加大了值周护导力度采取了具体的安全保卫措施。强化“三结合”网络建设,确保校内外环境的安全。学校积极配合驻地派出所,要求门卫值班人员、校内安保人员联手协作,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确保特殊时间、特殊地点有相关人员在岗。加大校内执勤力度,确保执勤措施落实到位。保卫科人员在课间时间要不间断的巡视,配合课任教师做好执勤记录。值勤护导组每天发现至少5个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定期召开“学生行为评议会”,正确引导学生具有识别是非的能力。
实施“三结合”课堂教研网络,打造“百人高效课堂”
为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打造“百人高效课堂”,枣庄市第28中学教科室会同峄城区教研室,邀请家长理事会成员于开学初便建立了“三结合”课堂教研网络,定时间、定节次、定课堂进行集中听课、研讨。这一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加强课堂研讨的热情,拓宽了任课教师的眼界,较为快速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百人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语言文字的规范力度,提升师生素质
为进一步加大推广语言文字的规范力度,山东省枣庄市第28中学以教师“推普员”和学生“推普员”为主体,成立了学校“推普工作组”,全面领导规范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得益于人类的智慧,人类智慧的发展则得益于语言。因此,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素质,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国家根据宪法,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1月起施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标志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校以本年度的“推普周”为契机,抓住“推普员”,成立了学校“推普工作组”,向“推普工作组”压担子、定目标、定任务。对黑板报、学习园地、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并把纠错行动延伸至社区、街道和公共场所,开展查找错字、不规范字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意识,并形成调查报告。对不讲普通话的教师、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督查。力争在一年的时间内全校要树立一个人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形成一个人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人人在校园内、在社会中、家庭里使用普通话,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将“驾驶员的管理机制”引入学生德育教育之中
以德育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深感苍白无力、无助,想做的无抓手,去做的东一榔头西一镢头,缺少系统性和操作性,致使一部分德育工作者感到手足无措,工作不知从何入手,造成了德育工作成了空洞的说教。
班主任工作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谈了当前德育工作的见解。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学生教育太空洞,没有依据,没有抓手,感到苍白无力。九(2)班班主任孙老师是位老教师,也是个老驾驶员。他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我在开车时最怕的就是交警,唯恐在开车时违规被扣分,用这个办法是否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呢?”一席话引起了在座教师的思考,认为这样的办法科学合理,可以试用一下。
新的《德育教育量化考核方案》源自于《机动车违规管理办法》,依据此办法,制订了较为详尽的适合学生管理的量化考核办法。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条款,尽可能的配以适度的分值。学生行为由政教处、班主任、课任教师、班委会、本人和家长共同监督,每月量化一次,扣分达到或超过12分的,下个月进入政教处成立的培训班进行学习。同时,将所有学生的每月得分作为学期量化考核、评优树先的依据。
任何一项措施的实施都需要周密的安排。在推进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枣庄市第28中学做了以下细致的工作:首先,召开行为规范整顿会,细致的剖析了当前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宣读此项制度出台的必要性;其次,建立健全各项监管组织,确保此方案的具体落实;第三,组建“行为规范学习班”,完善班级的各项管理措施;第四,成立“家校管理委员会”,群策群力共同育人。
方案实施了,每位教师手里都有了抓手,每位教师都有了任务,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有了标准;每位学生都有了行为准则,每位学生都有了自我约束的尺度。各项监管组织开始行动,“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问,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学生有了压力,从言行上加大了自我约束的力度,一个文明、向上、遵规守纪的集体正在健康茁壮的成长。
打造一个新的团队,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假期中,开学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每位师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8月28日夜,一场暴雨倾盆而下,睡梦中的马奎老师被大雨惊醒,看着眼前如瓢泼般的雨水,再看看地上的一片汪洋,马老师想到了学校的仓库,仓库里放着刚运来的学生作业本。如果再这样下去,雨水不停,仓库进水,损失将不可弥补。于是,马老师披上雨衣冒着大雨赶往学校。来到学校用泥土堆起堰坝,挡住了即将漫入仓库的积水,确保了仓库内物品的安全。看着眼前的挡水坝,马老师心理安稳多了,可他自己身上却淋了个全身透。回到家里已是凌晨四点多了。
(孙德楼 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