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本报记者 胡乐彪
一架架崭新的电子琴,一摞摞精美的图书,一间间漂亮的功能室……如今,这些正走进枣庄市一些农村中小学校,成为学生们寒假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每到节假日,城里学生可以去上各种兴趣班,可以参加冬夏令营。这对农村学生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农村学生家长既没有能力、精力,也没有意识让孩子接受多方面的培养。
不过,现在办起的农村学校少年宫,等于把免费辅导送上门。
“过去,每逢周末和放假,农村的大多数学生不是待在家里,就是到街上、山上闲逛。学校少年宫开放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掘、培养、展示自己的才能。”西岗镇中心小学校长程春文说,农村学校少年宫已成为当地农村学生文体活动的平台、社会实践的基地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是农村学生最爱去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少年宫设有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室,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并配备了艺术、体育、科技、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和特色项目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
目前,西岗镇中心小学少年宫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组建了14个教学班。手工制作、器乐表演、舞蹈等课程,逐渐成了学生们假期生活的最爱。
“我跳的是拉丁舞。作为女孩子,我想练练自己的体形。”四年级学生张晨对记者说,在家里,她也经常表演给爸妈看,让父母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农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欢迎和支持。如今,各种体验式活动正在枣庄市农村学校少年宫兴起,省去了许多学生家长的担扰。
学生家长张静两口子平时工作都比较忙,没工夫照顾、辅导孩子。一到放假,也是他们最头疼的时候。
“学校少年宫开放后,我们可以将孩子送到学校。因为有老师看着,所以既不用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也不怕孩子跟别人学坏。”张静说,因为这个,孩子的假期生活也不再显得孤单,他们做家长的都非常放心、安心。
在枣庄二十中的少年宫,凡是愿意,学生都可以有选择地报名参加乒乓球、十字绣、绘画和舞蹈等兴趣班,不用缴一分钱。
范丽婷老师在十字绣上有“绝活”,但一直感觉无用武之地。现在,她成了二十中少年宫十字绣的指导教师。尽管常常会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上课,尽管每次都是无偿付出,但范老师依然乐此不疲。“想到自己的特长得到了发挥,看到学生对艺术渴求的目光得到满足,我感到十分欣慰。”
“在农村学校少年宫里,我不仅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还能免费学习。所以,每天我都过得特别开心。”学生崔馨给记者讲了自己的故事。原本喜欢画画的她,因为经常到农村学校少年宫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前不久,她参加滕州市举办的绘画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
为发挥农村学校少年宫的最大作用,给学生的寒假生活提供有效指导,2011年,西岗镇农村学校少年宫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还聘请了部分民间艺人、行业先进人物和有特长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
建银希望小学地处大山深处的山亭区徐庄镇,由于大多数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学校占的比例较大。假期中,他们要么无事可做,要么就是到镇上网吧玩游戏。
学校建起少年宫,陆续开放各种功能室后,一放假,学生们便会来到这里学习、活动。
记者看到,书架上各式各样的书成了学生们的最爱,墙上贴满他们设计的手工作品,这里俨然成了学生们假期的学习天地和快乐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除各种依托学校建设的少年宫外,枣庄市的一些乡村,还借助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建立乡村少年宫。不少大学生村官也“加盟”其中,努力为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而忙碌。
在枣庄市,农村学校少年宫的服务对象不局限于本校学生。附近村居和商业街、厂矿企业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想来,随时都可以免费来此。
在西岗中学七年级就读的学生付佳,从镇中心校毕业后,周末和节假日从未间断过少年宫的活动。这样既让她充实了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很多同学在她的带动下,也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继续自己的假期生活。
“农村学校少年宫为农村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发展特长的平台。”西岗镇教委仇玉晨表示,农村学校少年宫使学生们的课余和假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方式。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