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该做的事做好”
——记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枣庄市职业中专教师肖古月
□ 本报记者 胡乐彪 通讯员 贾传玲
铺床单、装枕头、整被套……动作娴熟、规范标准,给人呈现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2017年11月9日,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酒店服务赛项教师组的比赛在枣庄市举行,枣庄市职业中专教师肖古月从参赛的32位教师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中餐宴会摆台和客房中式铺床两项技能比赛的一等奖。
在她看来,获奖并非运气好,而是由于自己长期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
实现华丽转身
肖古月常说:“只有全身心地干一件事,才能干好。”
200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的肖古月来到枣庄市职业中专,从事酒店服务学科教学。从一名“体育人”变成一个“酒店人”,她所经历的艰辛可想而知。不过,生性要强的肖古月并不畏首畏尾。她深知,要想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必须比同专业的教师付出多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压力有时也是一种动力。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肖古月找来大量专业书籍,边学边实践。为了练好技能,她经常错过吃饭的时间。在训练中,她还表现出了一定天赋:床铺得比别人快,床上用品整理得漂亮。看到自己很快进入状态,肖古月的自信心提升了,对这项专业越来越感兴趣。因此,每逢有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她总是特别用心。
2012年,肖古月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期间,她专心学习,虚心请教,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借此机会结识了一些有参赛经验的教师,并且与他们交流、总结训练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每一次比赛开始前,肖古月都仔细研究比赛规程,准确解读比赛的标准,在细节上按照标准进行训练,并制订周密的训练计划。
“她不忘初心,执着追求,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 该校党总支书记谢宝华这样评价肖古月。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肖古月看来,服务行业的技能操作没有捷径,只有日复一日、千锤百炼,才能达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境界。
2016年5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苏州举行。在准备参赛期间,已有身孕的肖古月不顾疲劳,每天坚持指导学生训练。
“当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会遇到‘瓶颈期’,他们内心就会十分着急和焦虑。”该校校长褚福贞回忆道。每当此时,肖古月就会陪着学生打篮球、喝茶,以释放压力。
全国大赛除了技能比拼,还有英语口语的比试。对于英语底子比较薄弱的中职生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
“张良强属于背诵比较慢的学生,发音也不准确。” 肖古月说,“为提高他的口语水平,除了请专业的英语教师辅导以外,我经常陪着他背诵,以此激励他学习。”
就在比赛的前一天,张良强却病了。为了不影响比赛,肖古月就让他多喝白开水。当喝了差不多一壶的时候,张良强出汗了,感觉轻松了。
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张良强一举拿下全国酒店服务专业比赛金奖。他的眼里含着热泪对肖古月说:“在拿到奖牌的那一刻,我知道付出是终有回报的。”
“心辅”重于“技辅”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肖古月一直担任班主任。她认为,服务专业的学生更要体现自身的礼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因此,每个学期一开始,她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比如,她要求学生在放学离校时,把凳子放到课桌下。她每天都去教室里检查,并指出哪个凳子没有放好。就这样持续了20天,学生养成了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学生王明毕业后专门发微信告诉肖古月:“谢谢老师!正是因为我养成了这么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习惯,所以被一家公司录用了。”
从2012年开始,肖古月成为大赛指导教师。在国赛的赛场上,比的不仅仅是参赛者的技能,更多的是他们的心态。在肖古月看来,虽然技能辅导很重要,但是学生的心理辅导更重要。很多时候,她都称学生为徒弟。作为师傅,肖古月不仅向徒弟们传授技能,还对每个徒弟的性格、爱好以及生活了如指掌。
“既要让学生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又不能让学生因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这个度很难把握。”肖古月认为,心理辅导应该贯穿于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在每次比赛开始前的一个月,她就根据学生的心理压力情况制订科学的方案,让他们身心放松。同时,肖古月还根据国家级教练员的训练减压方法,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他们。事实证明,她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行之有效。
提起肖古月,领导和同事们都说她踏实肯干,技术过硬。在实际工作中,她总是以“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为准则。十几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这个工作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