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使我认识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特点不相适应,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不能很好地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就是其中之一。我校在落实德育为先,做好家校结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坚持全员育人家访制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营造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我校实施了“全程育人、全员家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形成一切为了学生的良好教育氛围。具体做法是:班主任新接班后,要组织本班的科
长期以来,我校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纳入学校近中远期工作目标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力求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为此,学校成立了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聘请德高望众的离退休老领导担任家长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定期来校指导家长学校工作,学校主要领导都在家长委员会中任职。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家长学校发展规划,并把规划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以落实,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学校管理。
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立交桥,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是通信制。新生一入学,学校就下发“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把学校的规章制度与要求通报给家长,请家长予以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校还经常向家长发公开信,把学校办学方针、政策以及收费等都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明白,以免产生误解。学校每有重大活动,就给家长发信,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大事,了解教育的信息,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坚持家长开放周活动。学校定期邀请家长进入课堂和学生一起听课,学校组织座谈评课,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三是通过网络在线交流,答疑解惑,及时沟通。学校建立了德育工作网站,并在德育工作网站和网易网站上建立了班主任博客,家长可登陆班主任博客,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四是邀请家长共同参加制定《枣庄市立新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家长参与制定的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与以往相比,更切合学生家庭生活实际,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更能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养成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我校还对过去的评价办法进行改革,让家长参与评价。学校实施“双表制”,让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双表”即“学生在家表现量化表”和“学生假期表现量化表”。学生在家表现每月评定一次,家长根据学生在家表现给学生评价,并交到学校,作为评选各种先进的条件之一。为避免假期中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发放“学生假期表现量化表”,由家长对孩子假期中的表现加以评价,开学初,学校依据学生假期中的表现评选假期好少年。“双表制”的实施,使学校与学生、每位学生的家长保持着联系,收到了较好效果。
总之,通过这些举措,加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力度,有较地加强了学生德育工作,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