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闵祥炬
坐落于薛城区临山脚下的枣庄二十九中,创建于1978年。建校32年来,学校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不论是办学理念、硬件设施、校园环境,还是学校管理、文化积淀、师资水平,甚至承办省、市、区级大型课改活动、现场会等,都表现出它的内涵优势。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城区教育的需要,学校历经两次大型改建后,实现了校园布局美观新颖。校园左右两大部分为教学区、办公区、绿化区、食宿区和运动区,布局合理,独具匠心,特色纷呈。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各类配套设施、器械、功能室一应俱全;四合院式的教学区楼群构造、塑胶运动场与封闭式成果活动中心,实现了校园建设、文化布局、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和谐统一。美丽的校园建设为二十九中的现代化教育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
一、多措并举,保障了校园艺术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近年来,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文化传承,强化内涵建设,以质量树立信誉,以特色铸就品牌。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艺术教育的相关精神要求,以校园艺术节为抓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用心构建了学校艺术教育体系。
学校成立了以王再超校长为组长的艺术领导小组,强化管理,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得到全校上下的大力支持,得到家长的合作与配合,更得到了区教研室的关怀与指导。上下同心,形成共识。区局分管艺术教育的同志多次来学校指导工作,与领导班子商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亲临课堂听音乐、美术课,为教师指导教学,指导艺术表现形式,指导青年教师业务修养,促进了该校艺术教育的特色的形成。学校每年还专项拨款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经费,为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证。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多人,其中艺术教师14人,经过学校多年来的培养,这些教师指导了一届届艺术特长生,成功承办了枣庄市级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的指导工作,二十多年来不断独立编导了一些中学生喜爱的校园声乐、舞蹈、健美操等节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艺术节以及学校向社区文化延伸等活动,无不显示出该校“探索、追求、创新”个性。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师生的未来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发展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求真务实,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逐步形成了二十九中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效益稳步提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二、创造条件,实施了学校艺术教育特色与项目探索
1.创造条件,适应教育。学校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艺术教育的需要,建设了一座适应艺术教育的艺术楼———闻韶楼,在校体育馆上面的大厅,为学生进行艺术训练,提供场地。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图书资料室、多媒体教室、声乐室、舞蹈室、画室、学术报告厅等,都能充分满足艺术教学的需要。
2.借助课程,优化组合。“艺术育德,全面发展;艺术激情,张扬个性”。学校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全面开设艺术教育,师资保证、时间保证、专用教室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保证,确立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组建“声乐(独唱、合唱)、器乐(电子琴、钢琴、课堂乐器及其他乐器),舞蹈;绘画(素描、水粉、国画)、书法、手工、剪纸、摄影、篆刻”等校级艺术团队,常年训练;并且重视所有艺术教师的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尝试艺术情趣课堂教学模式,激励班主任配合、参与、搞好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全校学生都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基本的艺术技能。注意提高全体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实现艺术教育渗透工作。
3.利用资源,拓展空间。艺术教育只有走出校园,才能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只有走出校门,才能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学生的才华,才能获得社会的鼎力支持,才能营造一个具有浓郁氛围的大环境,拓展艺术教育空间,给学生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连续六年的薛城区教师节庆祝活动,近年来的薛城区临山广场的文艺消夏演出,区委、政府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演出;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艺术展演,参加区级体育艺术节体育展演、美术展、歌舞展演,组织班级节日庆祝、社区慰问活动;组织校级歌手大奖赛、百米书画赛、美术作品展等等。沟通了学校与社会、家长的联系,展示了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使学生从这些展示活动中获得了成功感与自豪感,更激发起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三、累累硕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滴滴汗水播洒,满园荡漾和谐芬芳。该校艺术教师在连年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获得了上级的肯定。2008年以来,
2002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初中教学示范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枣庄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在三十二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赢得了数百项项各级各类荣誉,是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省级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省级校园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省级心理健康先进单位等。一流的师资队伍成就一流的教育梦想。近年来,学校连续获薛城区五届“体育艺术节”中学组优等奖,并且连续获得全区体育艺术节综合评价第一名,中考美术升学率实现了连续十年全区第一。
不断成长的枣庄二十九中,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在探索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征程中,勇于创新,不断前行。在薛城城区这块教育园地上,不断续写着新的教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