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多烦忧。”诗人李白一生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只能借酒销愁。时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一个人饮酒毫无顾忌,饮到忘情处,尽情歌舞,“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有时则与别人共饮,“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喧宾夺主,狂放至极,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李白真的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因为他坚信“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酒可排忧,酒可尽兴,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李白真的能做到一醉解千愁吗?他真的能够“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吗?当他的才华受到埋没,他的官职受到贬谪,愁怎能容易消逝呢?常常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曾经幻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曾经因偶尔的擢升或官复原职,而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的感叹。但终究还是被排斥在官场之外,深感“人生在世不称意”,决心“明朝散发弄扁舟”。其实李白何曾希望自己这样,但现实让他不得不如此。“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痛恨佞臣当道,但又无可奈何。
李白终究是李白,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游遍中国的山山水水。在山山水水中,他的身心得到放松与陶冶,他的诗情得到了推广与提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与黄河的奔流不息,让李白赞叹大自然的绝妙手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难于上青天”,让李白感悟山川的奇丽惊险。李白游历山川也曾到痴迷的时候,“梦里有时曾去”。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陶醉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巍峨挺拔里,陶醉在“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柔美多姿里,陶醉在“霓为衣兮风为马,
尽管李白一生几乎与官场无缘,痛苦或洒脱地游离在官场之外,但他却始终坚持“独善其身”,高洁孤傲,从不卑躬屈膝,即使穷困潦倒,颠簸流离。这才是真正的李白,真性情的李白。
李白是不幸的,没有在官界大展宏图、施展才华,没有为朝廷为人民作出他想做出的贡献。但他大气华丽的诗歌成为了中华文坛上的一块瑰宝,他超脱世俗的人格获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敬仰。也许正因为一生的不幸才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李白。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手捧“诗仙”一生的作品,徜徉其中,欣赏“惊叹地,泣鬼神”的华美词句,感受诗人深藏不住的喜怒哀乐,快乐着他的快乐,痛苦着他的痛苦,真的是一种无上的精神享受。
像李白那般神仙似的人物生活尚且遭遇瓶颈,更何况我们这般凡夫俗子,李白式的不幸也许今日还在延续。你也许还为人生的种种不顺苦恼不已,你也许还在埋怨上苍对你的种种不公。是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如果我们沉浸其中,那么人生真的没有什么乐趣而言。但如果我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那么人生的快意就会源源不断地围绕在身边。并非拥有想拥有的就是成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真正的做人境界。向李白学习吧,学习他“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豁达,学习他“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气魄。忘掉烦忧,快乐生活吧!
(邹坞镇南安阳学校 刘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