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本报讯
教育寄托着众多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会上,颁布了《枣庄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并提出今后1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枣庄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跨入全省中等偏上行列的奋斗目标,这是枣庄凝神聚力、改革创新,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件大事。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教兴市作为首要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将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成为我市建市以来投入力度大、办学条件好、教育形象佳的时期。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创造了很多有益经验,教育事业社会认可度、满意度、贡献度不断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教育就是促转型、抓教育就是谋幸福。当前,全市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枣庄正处在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依靠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在这个关键时刻,枣庄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枣庄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前不久,山东省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针对枣庄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枣庄教育规划纲要在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又进行了有创造性的研究,体现了鲜明的枣庄特色。
第一,《纲要》规定,市及各区(市)土地出让纯收益要按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教育;从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要按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教育。这“两个10%”,应该说是枣庄教育规划纲要的亮点,是今后增加教育投入的“新渠道”。
第二,我市为加强教育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了“十二项教育重点工程”。这既是我市对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举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市必须强教。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全市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我们相信,枣庄教育的现代化步伐必将更加铿锵有力,枣庄教育的未来必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