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国 栋
枣庄市实验学校落成于2008年9月,在枣庄市新城核心区域内占地142亩,设计规模为66个教学班,是枣庄市教育史上第一所国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枣庄市委、市政府在枣庄新城市战略中教育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
当管理学校时,身在其中,往往模糊了教育者的视线;当经营学校时,身在其外,能够审视学校和教育者的地位和角色。只有去“经营”学校,才能更好地管理学校。学校的“经营者”心目中清晰的意识到:建一所怎样学校,就是选择一种怎样的教育。
我们从一开始就改变了学校管理的传统做法,重构教育理念,用经营的视角去转变办学思路:
坚持以文化管理统领学校科学发展,通过实施“学校文化战略工程”,从学校理念建构、师生行为塑造、物质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建设文化管理的科学体系和实用系统。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扎实的实态调查和分析,逐步形成了“诚正厚学·和合致新”的核心办学理念,使之成为指导教育教学行为的最高价值标准和一切办学行为的逻辑起点;逐步建构“善知教育”校本特色教育系统。
行为文化建设:来源于学校内涵发展的践行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枣庄市实验学校在学校文化管理的背景下,本着“校本、教化、有效”的原则,积极进行行为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能让学生浸润在散发着浓浓的真、情、善、美的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中,是办学者的匠心独运,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基于此,对于办一所怎样的学校,我们的愿景是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最恰当的成长环境,为教师提供最有利的职业发展路径,为社区提供最有效的教育平台。对办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期许是:做优质教育的实践与输出专家。
毕业典礼,是我校重要的校本习俗活动,是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成果的动态呈现,是学校和合理念与绿叶精神的象征,也是传递学校文化价值最适宜的载体之一,蕴藏着无形的教育资源——精神成长、亲情传播、教善养知、承载责任、造福社会……
毕业典礼仪式源自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仪式,后来逐步演化成为欧美及我国港台地区各个学段普遍采用的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仪式。我校毕业典礼仪式借鉴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仪式举行方式,体现我校国际化的教育视野,突出学校培养目标的国际化。枣庄市实验学校着力打造毕业典礼仪式,目的是挖掘仪式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学校"诚正厚学·和合致新"办学理念的象征,从而真正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不断满足精神成长的需要,提升人的生命意义。
行为文化建设:致力于学生成长路径的建构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终端应该是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学校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关键是我们要通过行为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他们的人生态度和道德修养都应得到改善,这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最终是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枣庄市实验学校的核心教育思想是教养善知,教育目标即“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的指标体系是——善知共生
——善知共生是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道德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强调两者的合融性和相互间的不可或缺性,坚持道德修养与科学知识的共生共长,德和才的有机结合;强调善良与智慧、策略和知识共生共长、互为补充。
——善知共生是枣庄市实验学校在教育目标方面的核心追求,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成果性指标,是能够集中反映办学思想内涵的要素之一。
真正的教育,或许就是一些最朴素的教育作为。今天的毕业典礼正是枣庄市实验学校的“善知教育”的提炼与实践,是行为文化的有效探索,这无疑是得益于东方厚重涵养和西方仪式文化的教育启迪。今天的毕业典礼,正是努力为枣庄市实验学校的学子们创造最恰当的成长环境,这是一所学校对文化的记忆和挖掘,也是一所学校对自身教育文化的启蒙和传承。
行为文化建设: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
一所学校的起步发展,他的灵魂一定是教师;一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他的内涵注定是教师;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他的根基必定是教师。当一所学校的教师把个人理想、抱负、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作为其职业生涯最为重要、最为充实的生命状态,那么,这所学校就拥有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力。
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因素包括外在因素——所教学科的知识成长、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成长和内在因素——教育专业精神成长。美国的心理学大师马洛斯认为人的最重要的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种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就是教师智慧提升和个人素质发展的过程。所以,寻找职业幸福感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修炼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就是教师专业精神成长的意义所在!
为了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断提升人生幸福指数,枣庄市实验学校通过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组推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最有利的职业发展路径。借助毕业典礼,教师感受到了:
——来自学生对自己的喜爱、感激和祝福;
——来自家长对自己的承认、感恩和赞美;
——来自校长们对自己的认同、嘉许和尊崇;
——来自教育局对自己的感谢、鼓舞和激励;
——来自社会对自己的赞扬、尊重和推崇;
这种种来自教师之外的行为文化建设,对教师有了更多一点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内心都会有油然而生的满足——这是自己付出之后的收获呵,使教师在身心疲惫的付出后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的幸福!
典礼上,从教师晶莹的泪光和他们越来越自信的笑容中,学校更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念:以文化人,为教育者找寻职业的“幸福感”,为教师提供最有利的职业发展路径,努力打造充满“幸福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