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校园足球运动的“沃土”
——枣庄市市中区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胡乐彪
时值冬夜,寒风刺骨。但是,这没能阻住枣庄市市中区鑫昌路小学学生踢球的热情。灯光下,小球员们在操场上或颠球、短传,或飞奔着虚晃、过桩。偶尔的一脚抽射,能看到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只是枣庄市市中区校园足球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以来,该区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工作,先后有11所中小学校被遴选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认定32所区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为青少年足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广阔的空间。
成立校园足球工作组
为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市中区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组,下设协调组、教学组、足球操组、竞赛组、裁判组、心理团队辅导组和文化宣传组,各负其责,协调发展。
“像教学组,主要对足球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从课程开发、特色教学等方面进行指导,使足球课程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学组成员马军介绍说。这时,枣庄逸夫小学艺体主任吕林红搬来一摞厚厚的足球校本教材。教材按照体育教学层次和水平,以足球基本技能和文化普及为主要内容,在训练设计和课时安排上都做了详细介绍,实现了校园足球实施校本化。
此外,部分学校还成立了校园足球志愿者联盟,借助家委会平台,吸收有足球特长的家长、热心足球事业的社会人士参与,通过现场观摩、网络互动、组织交流比赛等方式,加强各学校及各校教师间的联系,共同推动全区校园足球工作开展。
认定校园足球定点学校
为促进校园足球开展,市中区在全区认定校园足球定点学校,在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发掘和培养特长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青少年足球后备苗子。
该区规定,校园足球定点学校必须由校长主抓学校足球工作,并安排人员专职负责。同时,定点学校要加大足球教学比重,按时完成训练计划,保证在校学生每周不少于2个小时的足球活动,并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
在市中区,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每周要为学生安排一节足球课,并把足球纳入学校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不断创新足球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足球教学体系。
“现在,基本上每所学校都开设了足球课,并拥有一大批学生足球爱好者。”市中区教育局体卫艺股股长王冰告诉记者,校园足球定点学校已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数量已达32所,校园足球人口超过3万。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训
“培训使我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也让我掌握了做好足球裁判的注意事项……”2016年6月,市中区光明路街道沙河子小学足球教练马琳琳,在参加全区首期校园足球裁判员培训班后,发出如此感慨。
此次培训,主办方邀请了枣庄市知名足球裁判进行授课指导,内容突出足球理论与实践,并通过考试对培训教师进行考核评估,提高了足球裁判的能力和水平。
不仅如此,2015年暑期,该区分3期举办体育教师足球专项培训,围绕校园足球活动理念、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组织方法、打造校园足球文化等进行培训;同年10月,举办了全区校园足球参训学生心理品质测评工作专题培训,及时跟踪观察学生心理发展变化。2017年,组织了全区校园足球体育教师足球专项提高班、普及班。
该区创新“请进来”的学习方式,邀请原意大利国家队、AC米兰队队长弗朗哥•巴雷西参加市中区校园足球夏令营开营仪式;邀请国际著名花式足球选手斯万•黎托沙为小足球队员们表演精彩的球技……这些都给校园足球打开了一扇窗户,也让师生们看见了足球世界的精彩。
孕育校园足球文化
参赛队员在裁判员引领下,手牵手入场,呈“品”字形展开,并相互鞠躬致意、握手问候、交换队旗……去年7月份,市中区第二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举办,共吸引48支球队、678名球员参加,总共进行了102场比赛。
在校园足球运动开展中,该区注重课程与活动融合,孕育校园足球文化。时下,有的学校不仅有球队,还有自己的啦啦队文化,有的球队还自己设计出响亮的队名和漂亮的队徽。区实验小学、齐村镇乔屯联校开设足球兴趣社团激发学生足球兴趣;区鑫昌路小学、枣庄逸夫小学等用“草根足球”游戏形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齐村镇渴口中心校、永安镇黄庄中心校、枣庄四十一中学则通过举办足球节,让更多家长和孩子参与其中,享受足球的激情与快乐……
“现在,我们学校每节体育课都有足球元素。足球知识竞赛、足球绘画、足球创编舞等,很好地把足球元素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市中区建设路小学校长梁克光看来,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载体,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